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新疆的民族风情,下面我们来跟大家介绍新疆的民族风情!
维 吾 尔 族
维吾尔族在农村一般自成村落,从事农业生产;并擅长经营园艺、瓜果、林木、饲养奶牛及羊。市区内的维吾尔族人多从事手工业的商业。手工业以制革、打铁、食品加工等为主;商业多经营毛皮肠衣、干鲜水果和民族用品。50年代前,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商人对外(主要是俄国)贸易较之其他民族更为活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维吾尔族科学文化知识及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的职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如今以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工人为主。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乌鲁木齐市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维吾尔族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早在11世纪70年代,哈喇汗王朝时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著《福乐智慧》叙事长诗,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著的《突厥语大辞典》,都闻名遐迩。民间文学也十分丰富,有不少著名的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民谣和谚语。《阿凡提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流传。尤其是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单调高昂,节奏欢快、活泼、优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或是劳动之余,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达甫”(手鼓),唱起悠扬激越的民间歌谣。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麦西来甫”(聚会的意思)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每逢佳节、婚事、喜庆活动都要演唱和舞蹈。乐曲热情奔放,舞姿轻巧优美。开始时,一人高唱序曲,接着手鼓响起,众人齐唱,歌声悦耳,旋律欢快。人们被邀对舞,扬手顿足、旋转翩跹。高潮迭起,情绪炽烈,欢歌笑语,令人心驰神往。
此外,维吾尔族的民族建筑、民族医术等都以独有的民族特色而闻名。
当代乌鲁木齐涌现出不少的维吾尔族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如社会科学和文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依不拉音·穆提义,阿不都秀库尔·叶尔地,著名诗人兼翻译家克里木·霍加,诗人铁依甫江·艾里也夫,以及中年作家祖尔东·萨比尔等。他们对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维吾尔族人的衣着,一般都比较讲究。老年男性喜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的“袷袢”(长上衣),腰系长带,足着“买斯”(软底鞋),外套“喀拉西”(套鞋);中青年男性喜穿小花或花格衬衣,西式长裤,外着西服或穿便服,喜穿皮鞋,头戴四楞小花帽(称作“朵帕”)妇女无论冬夏喜着裙装,上身着西装外套,下身穿长裙,,足穿长筒袜和皮靴,头戴花帽或系纱巾,冬季则围以大方巾。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城乡妇女均喜欢戴首饰,以耳环、手镯、戒指比较多见,也有戴项链的。年青姑娘有画眉的习惯,将两眉画连在一起。小女孩逢年过节,有的喜欢梳十数条小辫垂于脑后。已婚妇女梳两条辫子,近年梳新式发型的渐多。
维吾尔族人禁吃猪肉、驴肉、食肉动物,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亡的、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只吃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牛、羊、骆驼、马肉入鸡、鸭、鱼肉。平时以白面、大米为日常主食。饮食花样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主要有抓饭、拉面、肉粥、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曲曲(形似小饺)、烤羊肉、牛羊肉汤及大小厚薄不同形状的烤馕。蔬菜主要有皮芽子(洋葱)、卡马古尔(蔓菁)、胡萝卜、辣椒、豇豆、西红柿等。调味除盐醋外,喜用极椒、孜然(安息茴香)。早饭一般喝茶吃馕,不多炒菜;午、晚两餐常吃抓饭、包子、拌面、汤面、有时吃手抓羊肉。在吃抓饭和手抓羊肉前都要净手,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食。富裕人家还吃“阿勒瓦”(一种用糖和面做的糊糊)。维吾尔族人民都喜欢喝茯茶和奶茶。
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房屋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凿壁龛,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旧式房屋多系土木结构,窗子较小,房顶开一个窗,通风采光差;室内进门有一连灶土炕,用来做饭取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住房质量逐渐提高,有的住进了楼房。即便是自建的平房,一般也比较宽敞明亮通风。厅室布置整洁朴雅,四壁呈白色泛蓝,挂的壁毯,靠墙置床,被褥均展铺于床罩或毛毯之下,床上只摆设一对镂花方枕。室中央置长桌或圆桌,家具及陈设品多遮盖有钩花图案的装饰巾,门窗挂丝绒或绸类的落地式垂帘,并衬饰网眼针织品。地面多装饰民族图案。维吾尔族人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整个环境显得雅静、清新。
过去维吾尔族人多以毛驴、马代步。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乡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自行车,少数人家已有摩托车。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
以上两个节日,各清真寺都打鼓、吹奏唢呐欢庆,召唤维吾尔族男人们到各自所在地的清真寺内会礼,向真主祈祷。会礼散后,先上坟,然后各家请阿訇到家诵经。
柯尔克孜族
清代初期,塔城境内已有柯尔克孜族游牧,多聚居于额敏河流域;今多分布于塔城市几个牧场。1990年,全地区有柯尔克孜族人口1916人,其中塔城市有1523人。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兼通哈萨克语、蒙古语和维吾尔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柯尔克孜族的婚姻与哈萨克族大同小异。葬礼同维吾尔族接近。“纳吾热孜”节是 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太阳历元月初一(即公历3月20日或21日)为节庆日。柯尔克孜族也过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族长期同萨克族共同生活,其衣食等生活习俗与哈萨克族十分相似。
乌孜别克族
17世纪前后,今辖区内有乌孜别克族从事经商务农,逐渐定居下来。1949年有人口1313人,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人于五六十年代回苏联。1990年,塔城地区有乌孜别克族2160人,主要居住在塔城市和额敏县。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衣食起居等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基本相同。
俄 罗 斯 族
18世纪末期,一些俄罗斯族人从 俄国进入塔城经商定居。19世纪末至 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又有一部分 俄罗斯人迁居塔城县、额敏县、乌苏 县境。20世纪30年代,一批东北籍华侨携带部分俄罗斯眷属入境,加入中国籍。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中期,大部分俄罗斯族人返回苏联。1990年,全地区有俄罗斯人口2696人,大部分聚居在塔城市,主要从事教育、卫生及各种修理业、运输业的手工业。
塔城俄罗斯族男性多着西服,女性喜穿花色连衣裙,戴方头,80年代,男女青年多着时装。饮食以小麦面为主食,多加工成烤制品,一般家庭主妇都会制做面包、饼干等食品。喜食奶制品。塔城地区的俄罗斯族过圣诞节、复活节,也过春节。圣诞节亲友相聚,欢歌起舞。1985年后,每逢圣诞节,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联欢晚会,多是男女成对,围成圆圈跳集体舞。
达斡尔族 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是清乾隆年间在塔城戌边的达斡尔族将士的后代。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就有达斡尔族官兵换防进驻塔城。同治初年,伊犁爆发农民反清起义,部分驻防伊犁的达斡尔族官兵突围后绕道俄国,抵达塔城。
光绪九年(1883),塔城达斡尔族被改编为两营。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重建塔尔巴哈台绥靖新城的达斡尔族人有300多户。光绪十七年(1891),达斡尔族编为六旗驻守塔城。民国初年裁军,1917年,达斡尔族迁居今塔城市阿西尔一带屯耕。
新中国成立后,塔城县设“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1990年,全地区有达斡尔族4474人,聚居在塔城市的有4324人。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一部分人兼通汉、哈萨克、维吾尔等族语言,有“天然翻译”之称,现普遍使用汉字。达斡尔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刺绣、剪纸至今相传不衰。
达斡尔族历史上曾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多祭“腾格尔”(天)、祭“鄂博”(即在山顶上用土或石垒成圆堆),每年农历五月祈求风调、人畜平安。新中国成立后,信教人数极少。从事农业生产的达斡尔族居住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平房,屋内砌有保暖御寒的火炕。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达斡尔族住单位统建的楼房或家属。达斡尔族有在“哈拉”(部落)内部通婚的习俗,但不限制同其他民族通婚。
男女缔结婚姻,经订婚、过礼、迎娶三步。婚礼俭朴,气氛活跃。丧事施行棺殓土葬。达斡尔族人很重服孝,一般祖父、祖母、父、母亡,服孝3个月;伯父、伯母、叔、婶亡,戴孝2个月,5代以内的侄孙也要戴1个月孝;舅父、舅母亡,无子女戴孝时,由外甥服孝;丈夫死,妻给丈夫戴孝3年。服孝期内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不出远门。新中国成立后,服孝礼节已大为简化。达斡尔族传统服饰近似蒙古族。女子旗袍和罩褂的领口、袖口和襟摆上,贴绣各种花纹的镶边,男女皮袍的襟摆沿边配上各种图案的装饰。新中国成立后,男性多着制服、西服。达斡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和奶制食品,普遍食用蔬菜。
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是春节。腊月三十要祭祖、扫墓。除夕,欢乐通宵。一,晚辈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逐户互拜,一直热闹到初正月十五。清明、端午、中秋节和十月初十的千灯节亦是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
满 族 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曾有文字,现在普遍使用汉语文。满族男女喜爱骑射,很善于冬季游猎,饮食中时有野味食品。满族服装在清朝时均为八旗式样,妇女着旗袍,喜用绸缎袖边、领边及衣襟等处,多饰以各种花边。妇女习惯梳叉字头,爱戴绢花,有的穿木底绣花鞋。男人服装与汉族相似由于满族和汉族长期相处,在风俗习惯上共同性愈来愈多。
哈萨克族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13世纪,哈萨克族信仰伊斯 兰教,逐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字。
哈萨克族限制同一部落的男女结亲,如果通婚,无血缘关系必须超过7辈, 联姻的人家要相隔7条河。哈萨克族旧时的婚姻具有浓厚的买卖婚姻性质,且由父母包办。彩礼也因门第差别悬殊。嫁妆一般多为毡房、驮畜、家具、服饰和新娘的乘马等。确定婚约后,女婿方可拜见岳父母,开始往来。婚嫁时, 男女双方唱《怨嫁歌》、《劝嫁歌》和《揭面纱歌》等民间歌曲,以赞颂婚姻的美满。新中国成立后,贯彻执行《婚姻法》,废除封建买卖包办婚姻,青年男女大多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结婚、离婚、复婚均到政府办理手续。彩礼、嫁妆无成约,嫁仪式逐步简化。
塔 塔 尔 族
清代已有塔塔尔族在塔城地区定居。19世纪以后从俄国迁来部分塔塔尔族,多从事商业和教育业。1949年,全地区有塔塔尔族2032人,50年代和60年代,大部分迁往苏联。1990年,全地区有530人,主要分布在塔城市。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塔塔尔族的语言受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语言的影响因而,这几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塔塔尔族人的姓名称呼别具一格,一个人的名字后面,要加上父亲或祖父的名字,然后再加上自己部落的名字,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
塔塔尔族的婚姻与维吾尔族相似。丧葬按伊斯兰教的仪式施行土葬,服孝期间,不升炊火,由邻饭。 塔塔尔族旧时服装很别致,男人戴黑色绣花小帽,穿白衬衫,外加黑色齐腰背心,或黑色长衫, 喜欢穿长筒皮靴。妇女爱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外面再罩一块大纱巾;耳环、手镯、戒指、项链、 领口上插别针,是通常的装饰。现在的服饰多随潮流,流行西方款式。
饮食:除通常的饮食外,“古拜底埃”(大米上加奶酪,再加上杏干烤制的一种饼)是塔塔尔族 人喜欢的食品。 塔塔尔族的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此外,还有“撒班”节(也称犁头节),是塔塔尔族 特有的传统节日。塔塔尔族习惯每年在全村所有农户都完成春播后,举行一次群众性的集体庆祝活 动。因此,提前完成的人家,要出人力、物力无偿帮助未完成春播的村民播种,塔塔尔语称“乌买 克”即“团会”。庆祝仪式在田边举行,主要活动有摔跤、攀高竿、对唱、跳舞、赛跑等。对唱是 节庆的主要内容,成年人唱希望丰收;青年人歌唱友谊与爱情;少年围着人群唱:雨呀,雨呀,快 快下,我们不要饥饿,永远不要见那像狮子般的瘟疫。群众在对唱时,还唱教训懒汉的歌:不要流 浪快回家,快把洒瓶变骏马,快把酒瓶变犁铧,老老实实种庄稼。
回族
回族使用汉语汉文,其语言基本上保持西北各省方言特色,由于地缘与宗教关系,还夹杂有塔城方言和少量阿拉伯、波斯语,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词语及宗教词汇。有些回族人兼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语言、文字。
服饰:回族人传统的衣饰,年长者多穿黑色布料外衣,喜穿白衬衣,青色和棕色坎肩中老年男子常戴白色小圆帽。老年妇女多着青色服装,布料多为平绒和条绒,白袜子,平绒或条绒布鞋,扎腿,蒙白色盖头。青年妇女喜穿大襟绣花外衣、绣花胸兜、扎绣花围裙。喜戴首饰,多戴耳环、发卡。已婚妇女要盘发(或梳两条辫子), 蒙黑色盖头或戴白布深檐圆帽。新中国成立后,回族人的服饰有很大改变,中青年人的服饰同汉族人相似,唯老年人和一些农村妇女,仍然保持着回族服饰的某些传统特点。
饮食:回族人只食牛、羊、驼、鸡、鸭、鱼肉,家庭日常饭食,一般有蒸 馍、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揪片(汤面)等。回族人的风味小吃拌面、烩 面、炒面、凉粉、面皮子、粉汤、清汤牛(羊)肉面、酥馍、麻花等独具风格。 回族喜欢饮茶,各家都备有茶具,来客则以盖碗盅沏茶并加方块糖。
婚姻:新中国成立前,子女婚姻一般都由父母做主,姨表、姑表近亲结婚较为普遍。从订婚到结婚,聘礼繁多。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包办、买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但仍保留某些旧婚姻礼法。男女恋爱后,仍要由男方差媒人提亲,送“开口礼”(糖、茶、核桃、枣各一包,又称四色礼),女方留下礼品便意味着同意成亲,便可送大礼、会大亲(双方家长互相邀请),领取结婚证书,订日子完婚。成亲时,在农村有请阿訇念“尼卡哈”(结婚词)的习俗。3天“回门”,女方父母和亲戚还要在新娘、新郎临走时赠礼品。
丧葬:回族人的丧葬按伊斯兰教规施行土葬。一般晨亡午葬,午亡次日晨葬,葬礼简朴
节庆:回族主要传统节日有“大尔吉”(又称“开斋”节,即肉孜节)。和 “小尔吉”(又称“宰牲节”,即古尔邦节)。
其他习俗:回族青年见了老人要问好、不许对长辈恶声浪气;宴请安,言谈要和蔼,不允席上,老人坐上方,老人先动筷;行路,让老人走在前面。回族禁食猪、驴、骡、狗等肉,马肉非禁食,但许多回族也不吃;此外,还忌食残暴的、巨齿的、形奇状陋的、吃生肉或同类相食的凶禽猛兽,以及动物血。
塔吉克族 你想了解塔吉克族的风情习俗吗?请到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县一游。那里不但居住着被称为“云彩上的人家”的高原塔吉克人,而且可以饱览“世界屋脊”的雄奇,领略“群山之组”的壮丽,体验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如何在这纵隔世界东西的的千峰万壑间夺路 前进的种种奇情异趣。 塔吉克人在帕米尔高原生息,千百年来几经兴哀,一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历史上曾采用过波斯文,现在通用维吾尔文。但他们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有民歌、叙事诗、民间故事、传说等优美动人的民间文学在塔吉克人民群众中传诵着。这些口头文学语言幽默,妙趣横生,很受人欢迎,表现了塔吉克人的生产生活斗争和爱憎感情,表现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美好的情操,具有现实意义和浪漫色彩,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近年陆续搜集发表的塔吉克民间故事来看,这些故事有叙述事物来历的传说,有表现人与人之间现实生活关系的写实故事,有通过超自然的神奇力量曲折表现人间生活的童话、神话等幻想故事,还有通过动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生哲理教训的寓言。在这故事中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塑造了一些动人的艺术形象,是我们认识塔吉克民族、社会和了解塔吉克文学传统的宝贵资料。
帕米尔高原由于山川险阻,交通阻塞,塔吉克人羡慕那自由 翱翔于雪山之巅的山鹰。他们对鹰几乎是图腾似的崇拜,把鹰当作英雄的象征,以至于将鹰“人格化”,所以在塔吉克族的传统社会文化中,流传着很多关于鹰的故事、鹰的民歌、鹰的寓言和鹰的谚语等。塔吉克族的舞蹈也是模拟雄鹰的动作,时而振翅直上,时而展翅回旋,时而收翅降落,舞姿轻松活泼,动作矫健优美,所以人们称它为鹰舞。塔吉克族的舞蹈分恰普语舞和迈里斯舞两大类。在形式上,恰普语舞主要是双人舞;迈里斯舞是一种群舞,近似维吾尔的“麦西来甫”,属于民间集体舞。他们的男子舞姿,两臂一前一后,前臂较高,后臂较低,步伐矫健灵活,恰似雄鹰飞翔。慢步时两肩微微弹动,显示出豪迈的理想,无敌的勇气和顽强不屈的性格。快步时盘旋俯仰,如鹰起隼落,刚劲而稳健,富有高原特色。妇女舞姿,双手在头顶上部里外旋转,动作柔软,婀娜多姿,显示出和顺而勤劳的性格。他们伴奏的“那艺”也是用鹰的翅骨镂刻而成,长只30厘米,仅有三个音孔,吹奏起来音色明亮高亢,凄清激越,优美悦耳,象长空鹰鸣,别具一格。这种鹰笛,在手鼓、热瓦甫、巴郎阔木等弹拨乐器伴奏下,塔吉克人引吭高歌,一唱众和,音乐曲调悠扬,歌声热情奔放,再加那如雄鹰博击蓝天般的舞蹈配和,当歌舞进入高潮时,观众往往情不自禁,为舞者击掌助兴,吹起口哨,并发出“噢!噢!”的欢叫声,气氛更加热烈,充分显示出“鹰的传人”的独特风格。我国许多音乐、舞蹈、美术、作家等文艺工作者,不远万里,纷纷前往帕米尔高原,跋山涉水,深入农村牧场采风。他们慕名而来,无不满意而归。
锡 伯 族
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满语支。锡伯族懂汉语的较多,兼通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锡伯族旧时多信仰喇嘛教,但很少有人当喇嘛。家庭供奉“喜利妈妈”, 认为能保佑家人平安。崇拜“海尔堪”,逢年过节焚香叩头,求牲畜无病无灾、繁殖迅速。现今已少见。
锡伯族禁止同姓通婚。旧时,男女青年的婚姻,由男方找一位有威信、能说会道或与女方家庭关系密切的人做媒提亲,婚礼要进行数日。主要 是在女家举行出嫁仪式,称作“阿吉协仁”(小宴日);在男家进行成婚大典,即“安巴协仁”,男方要大宴宾客,多举行贝伦舞会,庆祝婚礼。第9天新娘回门。新中国成立后,婚礼多简化。进入80年代,锡伯族同汉族通婚者逐渐增多。锡伯族丧葬行棺殓土葬,长辈去逝,家族都吊孝。旧时小殓后请喇嘛诵经。每个家庭都有固定的坟场,男埋在西边,女埋在东边,旧时喇嘛、产妇亡故行火葬。至今仍重视祭祖扫墓。
锡伯族传统服饰与满族相似。现已多着制服、西服,唯有一些老年妇女在节日穿旗袍。锡伯族以面食为主,喜饮奶茶,食酥油、乳制品和牛、羊猪肉。食用蔬菜,秋季将韭菜、胡萝卜、卷心菜、青椒、芹菜等腌制成咸菜备用。塔城地区锡伯族除与汉族过同样的传统节日外,还过“杜因拜专扎坤”节,也称“西迁”纪念日,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西迁与原籍父母兄弟姐妹分别的纪念日,节日中,小伙子骑马野游,年轻妇女和老人或坐车、或步行,三五成群地到野外踏青、野餐。这一天家家都吃鲜鱼、蒸肉,并以村或乡为单位聚集在一起,举行念说、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1985年“西迁”纪念日活动时,塔城地区有四五百锡伯族人参加。
蒙古族
蒙古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塔城地区的蒙古族操卫拉特方言,使用托忒蒙古文,亦推广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使用的胡都木蒙古文。
居室: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居室。它和哈萨克族房不尽相同,包顶篷杆是直线杆,门必须朝南开,炉子设在正中天窗下。从事农业或牧业定居蒙古族农牧民,居住土木或砖木结构平房。
从事牧业的牧民,春夏秋季仍以住蒙古包为多。蒙古包的质量和内部陈设比旧时已有很大改善,冬季则迁往固定的居民点,住向阳暖和的平房,机关干部、工人、商人等住单位。
服饰:蒙古族的服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蓝为多。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顶都有用红布条编成的一小圆疙瘩,两边耳扇在后部相连,前边可以护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长袍,用蓝布缠头,城镇居民以戴礼帽为多。妇女的服饰以长袍为主。少女夏天穿的长袍一种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种从中间系排扣(银扣或布扣)到腰以下,左前襟加宽,叫“比西米特”。长袍上绣有各种图案花边。腰上缠红、绿、黄色的绸子或布带,头上缠绣花白布头巾,喜戴戒指、手镯和耳环。已婚妇女穿“铁尔勒克”,外套“切格德克”,不穿“拉布西克”。有的穿无袖长袍“别日孜”,腰部左右系带,不用纽扣。帽子上缝有银饰物,帽顶有一条垂到后腰的红色长穗子。已婚妇女的长袍均不系腰带,老年妇女的衣服不用色线绣花边,帽子上无银制饰物。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宁装、中山装、学生装,以及西服等。中年妇女喜欢穿连衣裙,戴头巾。传统服装多为中、老年妇女在节日穿戴,平日少见。
饮食:以奶制品、肉和面食为主。奶制品分奶制饮料和奶食 品。奶制饮料有鲜奶、酸马(牛)奶、马(牛)奶酒、奶茶,奶食品有奶酪、奶豆腐、酥油等。蒙古族除手抓肉外,还喜炖羊肉、火锅,也食熏肉。面拌以炒面为主。食用时加酥油或牛羊油,以茶水搅拌。馍馍、烤饼、油炸饼、饺子、面条、抓饭也是常用食物。
婚姻:蒙古族同姓不婚。 还须由喇嘛以生辰查看经典进行“合婚”。 新中国成立前,男女婚姻多由父母方父母或其亲戚带上白酒等礼品去女方家中求婚。订婚时,男方带上自制的奶酒、一只熟羊和其他礼品,到女方家中,先敬哈达,再致订婚词,然后把带来的奶酒倒入碗中,给在场的女方亲友、邻居每人品尝一口。然后大家饮酒、吃肉。结婚前,男方还要给女方送过礼(即聘礼),多为肉、酒和新娘的梳妆具和衣料。聘礼多少,由双方长者商定。出嫁前一日,女方家中举行送嫁宴会,亲友赴宴,以唱歌、跳舞倾诉亲人的依恋和父母的养育之恩。婚礼上,除宴饮、歌舞活动外,并安排一些诙谐戏。有趣的角力游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婚姻自由恋爱,由父母做主操办。成婚程序较旧时已大为简化。
丧葬:旧时,塔城地区蒙古族有火葬、天葬、土葬等多种葬仪。王爷、扎萨克、大喇嘛和念经祈祷的喇嘛用棺木土葬;僧人和一般人都用天葬。现今,都实行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