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历来是全年游客出游最为集中、市场供给压力最大的黄金周。2007年“五一”旅游黄金周是自2000年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制度设立以来的第20个黄金周。七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黄金周长假旅游协调机制日臻完善,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及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09年“五一”放假调休具体安排: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为法定节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一)上班。
随着第25个黄金周落幕,内地再掀对“黄金周”的存废争议。香港《文汇报》报道,从“黄金周”实施9年来持续攀升的统计数据可见,长假对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当国人的休假日高度集中到同一时段,旅游景点和相关公共设施的“超负荷”以及随之衍生的连串问题也开始凸显,社会上改革“黄金周”的呼声日高。现行的休假制度势调整,国务院审议通过调整法定节假日草案:今后的“五一”劳动节,将不再享有连续7天长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始料不及。据统计,7天内,全国的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七年后的2006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已达到7832万人次,旅游收入368亿元。从“黄金周”飞速攀升的统计数据可看出,“假日经济”不仅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消费,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观念的一次新变革。
拉动内需 旅游收入急增
报道称,在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消费时尚的引导下,“黄金周”国内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据全国假日办的统计,今年“十一”开始后,北京故宫连续4天接待量超过最大容量,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景区的接待量纷纷告“挤”。为了规避每个黄金周必现的游客“井喷”情况,四川著名旅游景点九寨沟今年“十一”不得不痛下“猛药”,首次实行游客限量分时进沟的规定。黄金周极盛,过后急衰,使得旅游景点犹如经历“痉挛”,很难实现管理上的平稳过渡。更令人忧虑的是,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景点损耗等“后遗症”,代价难以估量。
除了景点承受重压,黄金周出外人数激增亦带来行路难、住宿难、用餐难、购票难等泛社会性问题。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建民指出,“黄金周”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中国人休假的办法,只是当时国家为拉动内需消费而匆忙出台的替代措施。旅游管理部门将“黄金周”的休假方式向旅游方面的误导,令“黄金周”几乎变成了“旅游黄金周”。13亿人的集中休假给交通、食宿、环保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也暴露出了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