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是人们观测恒星、人事星空的一种形象记录,根据其坐标位置我们就可以比较方便的认识天上的星星,因而,它的意义就好像我们平时用的地图一样。
星图的绘制。在我国又比较悠久的历史。敦煌星图大概绘制于唐代初期内容非常丰富。图上共画有1367颗星。图形部分是按十二次的顺序,从12月份开始延赤道上下连续分化成12幅星图,最后是紫薇星图。文字部分采用了《礼记·月令》和《汉书·天文志》中的材料。从图文上看,这份星图可能是一个古老的抄本。是世界上留存的古星图中星数最多而又最古老的。
相关资料:
星图
star atlas
星图,是恒星观测的一种形象记录,它是天文学上用来认星和指示位置的一种重要工具。
星图是不同于传统地理图集或者天体照片,也就是说,现在星图是把夜空中持久的特征精确描述或绘制,例如恒星、恒星组成的星座、银河系、星云、星团和其它河外星系的绘图集;亦即是“星星的地图”。
古时的星图最初只以小圆圈或一样的圆点附以连线表示星官与星座,如敦煌星图,后期才陆续加上标示黄道、银道等等参考线。
为了精确标定恒星与各类天体位置,在现今的较专业星图上,一定标有赤经线、赤纬线、黄道与银度并标示确切依据的历元。而
要注意的是,一些显著移动的天体如行星、彗星、小行星、月球是不会标示在星图上的,除非是特别针对某些天象而标示绘制的。
一般天文爱好者在城市寻找深空天体,只需要六至七等以上的星图已满足其需要(另外,一般初学星空辨认多以旋转星图为主,星点数不多以容易辨认星座与其内的主星);若需要较精确确定天体位置、寻找彗星或者一些需要较精确的特殊用途时,则需要有标示更暗恒星或深空天体的星图。
定义
①将恒星的球面视位置投影在平面所构成的图。公元940年前后绘制在绢上的“敦煌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图。宋代黄裳所作,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建立的石刻“天文图”,现存苏州,也是流传至今最早的星图之一。
②将天体(恒星、星云、星系等)用广角天体照相仪拍摄在天文照相底片上复制而成的图,叫做“照相星图”或“照相天图”。
星图将天体的球面视位置投影于平面而绘成的图﹐表示它们的位置﹑亮度和形态。它是天文观测
历史
十四世纪以前的星图﹐只有中国保存下来。三国时代﹐吴国陈卓在公元270年左右将甘德﹑石申﹑巫咸三家所观测的恒星﹐用不同方式绘在同一图上﹐有星1﹐464颗。此星图虽已失传﹐但从绢制敦煌星图上可知其大概。苏州石刻天文图是根据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的观测结果刻制的。《新仪象法要》中所载星图绘制于1088年﹐但所依据的观测结果与苏州石刻天文图相同。望远镜发明以后﹐欧洲较早的星图是赫维留所编《天文图志》(1657~1690年)中的54幅星图。赫维留的星图经弗兰斯提德重新修订﹐于1725年再版﹐绘有2﹐866颗星。1863年出版的《波恩星图》是早期著名的星图。
星图上一般有坐标﹐大多数星图用赤经﹑赤纬(见天球坐标系)。也有使用黄道坐标的黄道带星图﹐这种星图对于观测黄道光﹑对日照十分方便。也有使用银道坐标的银河星图﹐用于研究银河系恒星分布等。
1758年,法国天文学家梅西叶在搜索彗星时发现了金牛座的蟹状星云。从那以后,他专门致力于观测星云状天体,发现了许多星云、星团和星系并汇成了梅西叶星表。在星表中,每个天体都用M做字头再加以编号。如蟹状星云为M1。表中所列天体共110个,亮度大多在10等以内,使用小型天文望远镜都可以看到。现在天文学家使用的是《星云星团新总表》,简称NGC星表,表中包括星云星团星系7840个;还有NGC星表的补表,简称IC星表,包括星云星团星系5836个。梅西叶星表中的110个M天体是NGC和IC星表中的精华,也是天空中最壮观最漂亮的天体。许多M天体是天文学家研究天体演化过程的活样本。如,从M1星云获得恒星晚期演化的宝贵信息,通过M8、M16、M42获得恒星诞生过程的壮观景像。
作用
星图对天文学家们就像地图对旅游者一样极为有用,天空也有自己的网格系统来标量天体的位置,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线。还有一种使用了几千年的认识天空的方法那就是记住星座或星群。地球旋转时,天空像在沿着相反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