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件网板报幼儿管理
当前位置: 第一板报网 > 板报文稿 > 世界之最 >

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墙

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墙

 西安城墙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

  唐代的长安城,由于唐末战乱频繁,农民起义军叛徒朱温胁迫昭宗迁都洛阳时,强迫居民拆房卸料,致使城墙和市内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唐末天祐元年(904),驻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因感长安城大,不易防守,于是放弃长安的外廓城和宫城,仅将皇城加以改修,是为“新城”。元代称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朱元璋派遣元帅徐达从山西渡河入陕,直抵奉元城下,守城元军闻风逃遁,徐达占领奉元城。不久,明朝改陕西行省为陕西布政使司,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从此,古城便正式有了西安这一沿用至今的名称,成为当时明朝控制大西北的军事重镇。

  朱元璋在做皇帝前,采纳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非常重视筑城。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认为:做皇帝“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筑城风气非常盛行,至今民间流行有“汉冢唐塔朱打圈”的俗语。由于西安是西北的重镇,历代帝王之都,加之又是儿子朱熹的封地,因而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便决定把西安城墙修成一座高大雄伟、严密坚固的封建

城堡,于是命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和都指挥使濮英修筑西安城。

  西安城墙始建于洪武七年(1374)。在正式开工前,由于奉元城破坏严重,先由军士开拓奠基。整个工程为期4年,于洪武十一年(1378)完工。这次修筑的城墙为长方形,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米,南墙长3441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7公里,东、北两面比唐末扩展了约三分之一。先是用黄土分层夯打筑起,每层黄土夯实后厚度为8~12厘米,最底一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的,厚达80厘米,非常坚固。明隆庆二年(1568)陕西巡抚张祉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明崇祯九年(1637),陕西巡抚孙传庭为防御农民起义和进攻,又修了四关土城墙。清代陕西地方统治者对西安城墙进行了12次补修,其中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主持的工程最大。补修时,沿旧墙底先围石后灌浆,然后用黄土逐层夯打,筑到城顶则用一层黄土二层灰土夯实,最后夯平,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了砖面,城墙内壁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一道溜水槽,排除顶面雨水。

  现在的西安城墙高12米,底宽15~18米,顶宽12~14米,是守城时调兵遣将的通道。城墙上筑有98座敌台,4座角楼,以监视城外动静,城墙外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

城门共4座,东门为长乐门,西门为安定门,南门为永宁门,北门为安远门。每座门分成三重三楼,第一是闸楼,第二是箭楼,第三是正楼。闸楼在外,四面围墙,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称瓮城,若敌人攻入箭楼,在入正门之前,必将在瓮城内受到上方居高临下的攻击。每座门楼下都有拱形门洞。城外壁共伸出“马画”98个,高与城齐,宽达20米,可以三面临敌。两马面距离为60米恰好是古代弓箭、飞钩、檑木、滚石的有效射程。墙顶上还筑有内外“女墙”,外女墙有垛口5984个,形成中国古代城墙的特殊象貌。

  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对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墙进行维修。从1983年起,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投资2亿元,对城墙进行加固维修和复原,修补了各处破损的城墙,复原了奎星楼、敌楼、墩楼和南城门闸楼;整修了护城河,在护城河岸植上了草皮,环城林地遍植花木,亭、廊、轩、榭、牌坊并立,成为中外游人览胜、锻炼的场所。整修后的城墙在绿草鲜花的映衬下,更显得雄伟庄严。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西安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西安城墙的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西安明城墙,周长13.7公里及四城门楼,即永宁门、安远门、安定门、长乐门;一般保护区为城墙外侧至护城河外沿,城墙内侧20米内;建设控制带为城墙外侧至环城路外沿,城墙内侧墙体外延100米。

第一板报网是第一课件网旗下专业板报网站,提供各种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板,以及板报素材,板报教程等资源,是大家办报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wujy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