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明林案是1999年7月28日由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正式立案查处的一起团伙跨境贩毒案,是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贩毒团伙——谭明林跨境贩毒团伙而立的案。在公安机关跟踪谭明林团伙贩运一批海洛因的过程中,意外地查获了另一起世界最大冰毒制造案。在中泰两国的通力合作下,该案主犯之一张启生在潜逃泰国2年7个月后,于近日被中国警方抓捕回国。
1999年11月4日,在谭明林案的查处过程中,公安机关跟踪发现谭明林的一批毒品海洛因从境外运至广州市某地的一个仓库存放。在查处行动中,除属于谭明林的119.2公斤海洛因外,专案组民警意外发现了仓库里还存放有11.08吨的高纯度冰毒。通过对现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警方又在广东普宁缴获冰毒1.28吨,致使这一案的冰毒数量高达12.36吨。
从缴获毒品冰毒的数量上来看,这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一宗冰毒案,当时查获的装在纸箱内的冰毒堆满了整整一个篮球场,12.36吨的冰毒相当于1998年全世界查获的总和。
在随后的行动中,公安机关循线追踪,查出了这批冰毒的制造地——银川市的一个地下制毒工场。当时,制毒场的制毒设备已装上8辆卡车,7车已拉至上海浦东,1车拉往福建南平,准备在上述两地重新建立新的毒品制造加工场。
专案组立即对此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之一的张启生实施紧急抓捕,但狡猾的张启生已迅速离开广州。6天后的11月10日,张启生用一张在海南省以假名张仲亨办理的出国护照从昆明出境逃往泰国。从此中国警方开始了对张启生长达两年7个月的追捕。
张启生出逃7天后,11月17日,中国警方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派遣专门抓捕小组前往泰国。一年后的2000年10月24日,张启生被泰国警方抓获。由于张启生在泰国不存在毒品犯罪的问题,在中泰双方的合作下,张启生因使用假护照被送入泰国南区法院接受审理。案件审理历时20个月。2003年6月26日,张启生终因使用假护照被判1年零6个月有期徒刑。由于羁押期已超过刑期,张启生不需服刑,法院将其移交给了泰国移民总局负责遣返回中国。由于此前,中国政府及警方与泰国有关方面早有沟通,6月27日,泰国移民局将张启生交给中方抓捕小组带回中国。
经初步审讯,张启生除涉嫌这宗冰毒案外,在1994年至1999年间还先后7次参与贩运毒品海洛因500公斤左右。张启生被捕归案是继2001年4月中缅警方合作将“7·28”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谭明林从缅甸抓捕回国后,该案获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相关资料:
甲基苯丙胺 即冰毒
来 源:
由盐酸麻黄素合成,又称去
性 状:
微带苦味,呈白色,为结晶体或粉末状易溶于水,纯度高达95%以上。
滥用方式:
甲基苯丙胺药用为片剂,作为毒品用时多为粉末,也有液体与丸剂。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食的比较多
说 明:“冰”的滥用者,采用静脉注射的目的是为了捕捉和感受一种短暂即逝的强烈快感或兴奋,这种体验对滥用者的求药行为起着正性强化作用。快感过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重抑郁、疲劳和激怒,这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痛苦与再次寻味“快感”的强烈欲望相交织,导致强迫性用药行为。这种使用毒品方式,极易导致精神病状态,表现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野蛮,妄想,偏执狂,幻觉甚至有杀人倾向。此种状态过后,出现一种极度衰竭和抑郁状态,也有因严重抑郁而自杀者。
毒 害:
兴奋中枢神经,具有欣快、警觉及抑制食欲之作用,重复使用会成瘾;中毒症状包括多话、头痛、错乱、高烧、血压上升、盗汗、瞳孔放大、食欲丧失。大剂量使用引起精神错乱,思想障碍,类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多疑、幻听、被害妄想等;长期使用导致器官性脑症候群。有高血压及脑中风之危险。停用之脱瘾症状包括精神呆滞 、昏睡、易怒、烦躁不安、忧虑,有自杀的倾向。
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滥用者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表现为: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苯丙胺使用过量会产生急性中毒,通常表现为不安、头昏、震颤、腱反射亢进、话多、易激惹、烦躁、偏执性幻觉或惊恐状态,有的会产生自杀或杀人倾向。可出现心血管病症状如头痛、寒战、面色苍白或发赤、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血压升高、血压降低或循环性脱虚;还可出现肠胃功能障碍如口干、口中有金属味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昏迷致死。慢性中毒可造成体重减轻和精神异常(即苯丙胺精神病,或称妄想障碍,出现幻觉、妄想状态,酷似偏执性精神分裂症)。同时,也会发生其他滥用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性病、爱滋病等。
过量的使用冰毒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和夜间磨牙。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者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高剂量或重复使用“冰”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现有被害妄想、幻觉,多为幻视,也可能出现听幻觉和触幻觉。现代医学称之为苯丙胺精神病。毒品的耐受性随长期使用而增加,对于未产生耐受的人,使用苯丙胺30毫克便会引起中毒。而有报道,长期滥用者,为了达到初期使用时的欣快效应,竟将剂量增至2000毫克,这极易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惊阙、昏迷甚至死亡。
简 介:
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冰毒最早由日本人发明。二次大战时,日本侵略者给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斗力。50年代在我国叫“抗疲劳素片”,1957年在重庆曾出现过吸食冰毒的成瘾人群。1962年,在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发生过滥用的问题。后来国家禁止了去氧麻黄素的生产、销售与使用。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译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称,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称。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故又有去氧麻黄素之称。
麻黄草 冰毒属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苯丙胺药物强烈的兴奋作用使它们刚应用于临床不久就开始被滥用。
我国不生产苯丙胺类药物,也严禁在临床上使用。我国所有涉及苯丙胺类毒品的案件无一不与境外的贩毒集团有关。近几年来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的公安机关破获了多起港、台毒品犯罪集团在大陆非法生产、走私和销售冰毒的案件,缴获了大量毒品、半成品及化学配剂,捣毁了设在我东南沿海省市的多个地下冰毒加工厂(点),给国际制、贩冰毒的犯罪活动以有力的打击。吸食冰毒可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在人体内的作用快而强,一旦断药,会出现戒断症状。用药后精神兴奋、性欲亢进,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