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件网板报幼儿管理
当前位置: 第一板报网 > 板报文稿 > 生活常识 >

中药里的“将军” 效果真的很猛

大黄,是一味古老而神奇的灵药。大黄以色黄得名,其药性峻猛,推陈致新,取效快捷,故得“将军”一名。其实,大黄之功至大至广,实为良药、奇药、神药、妙药也。大黄既可以救治危急重症,如“良将”之勇,一战成功;又可以调治慢性痼疾,如“良相”之谋,安抚八方。所以,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将大黄、附子、人参、熟地共称“药中之四维”,还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先说一下大黄的抗衰老作用。大家都知道大黄是一味攻下泄热的泻下药,中药学教材就把大黄列入泻下药来讲,一般是无法想象大黄还有抗衰老的作用,更难以想象,大黄还是清代宫廷用量非常大的一味中药。现代学者从骆驼饮大黄水膘肥、体壮、寿命延长受到启发,又从牧驼人常饮大黄水防病治病、长寿得到证实。现代研究也已证实大黄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清代名医徐大椿在《慎疾刍言老人篇》中说“能长年者,必有独盛之处,……然阴盛者十之一二,阳盛者十之八九。而阳之太盛者,不独补阴,并宜清火以保其阴,故老人无不头热耳聋,面赤便燥,现种种阳证。”大黄苦寒清降,可谓是“清火以保其阴”的治标良药。

其实,大黄作为防治老年疾病的神秘良药,完全是取其“以通为补”的功用。晋代名医葛洪“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说明保持大便通畅是祛病长寿的法门。大便通畅,肺气得降,脾气得升,清升浊降,人体气机通畅,百病不生,诸证随减。

《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可以“通利水谷,调中化湿,安和五脏。”清代宫廷多用大黄代茶饮,作为日常调理之用,取其清热、通腑、健胃的功效,茶饮大黄最好选用经过炮制的熟大黄,生大黄也可以用但量一定要很小。

大黄在宫廷中另一重要应用就是治疗闭经和月经延期。《神农本草经》谓其能“下瘀血,血闭”;《名医别录》言其主“女子寒血闭胀”;医圣张仲景用大黄治疗“妇人经水不利下”。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用的大黄,多为酒大黄或者醋大黄,取其入血分,行血活血的作用。并且患者一定得有瘀血诸证,比如瘀血腹痛、舌暗有瘀点,舌下脉络瘀紫怒张,经前腹痛,经血呈黑色有血块等。

大黄还是治疗肝硬化、退黄的首选要药之一。但凡见到湿热内蕴和或肝脾瘀血型尤其适宜选用大黄。即便其他型患者,合理配伍使用大黄也是有利无弊。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黄也有其神奇功效。给大家介绍一个偏方:生大黄30g,加水250ml,煮沸,取200ml药液,饭后温服,每日2次,同时配合用大黄水漱口,一般2天即可见效缓解。

世界上已经有19个国家药典中收录了大黄,大黄已经是世界性的生药。需要注意的是,大黄即能入气分又能入血分,要想用好这味“出将入相”的良药,既需要注重辨证和考虑患者的体质因素,辨证准确,即可放胆使用,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又需要注意其煎煮方法、炮制方法和用量不同,其效果也各有不同。

大黄攻补功效的关键在于用量的大小,小剂量以“补”为主,大剂量以“攻”为主。小剂量0.3g以下,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中等剂量(1~2克大黄粉冲服或6~12克煎服)有缓泻,逐瘀之功效;大剂量(15~30克)通下攻逐之力更强。用大黄缺乏经验者,可以先从小量用起,量大则便次多而泻,量小不泻,若用于治疗老年病,抗衰老,大便以每日1-2次为度。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充分说明煎药法的重要性。大黄有先煎、后下、同煎的不同,先煎取其清泻湿热、攻逐瘀血之效;后下取其峻攻逐下之效;同煎取其缓和泻下之力。

大黄炮制方法也非常多,有很多讲究。生大黄泻热解毒、攻积导滞效果好;熟大黄泻下力弱,清利湿热效果好;酒大黄活血行血之力强;大黄炭收敛止血、止泻,止血不留瘀;醋大黄善泻血分实热,多与活血调经药联用。

第一板报网是第一课件网旗下专业板报网站,提供各种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板,以及板报素材,板报教程等资源,是大家办报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wujy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