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3日世界首例转基因水稻在安徽省合肥市问世。这是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用本所在国际上首创的离子束介导法,与安徽省农科院联合攻关多年育成的。经检验证明,其外源基因在后代中遗传。这一重大突破为定向育种开拓了新路。
专家介绍,通过有目的的基因转移,实现物种定向遗传改良,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热门的高科技领域。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是我国热核聚变和相关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主力单位之一,这个所科研人员80年代初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离子束生物育种方法,取得一系列成果,研究范围扩展到粮、棉及微生物等很多方面。
转基因水稻是这个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在导师许智宏、余增亮、吴家道等精心指导下进行的研究项目。他们用低能离子束在种子上打孔,穿破种子外皮和细胞壁,再将选定的被转移物带有已知遗传特性的基因片断,用离子束整合到种子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使该种子具有被转移物已有某些遗传特性。他们育出的转基因水稻,经分子水平检测及多种方法检测,证明外源基因确已存在被测水稻基因中,并且该性状能够进行遗传。
相关资料:
转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取得迅速的发展。据汪其怀(2000年)报导,在1
996~1999年全球共有12个国家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美国是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居第4位,但种植面积仅占全球总面积的1%.目前,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大多分布在抗虫基因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抗逆基因工程、品质基因工程、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控制发育的基因工程等领域。如抗虫基因工程将Bt基因导入棉花、玉米、水稻、烟草、马铃薯等作物,毒杀害虫;或将胶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作物,干扰害虫消化作用,而导致害虫死亡。中国是继美国之后育成转基因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现在河北省与美国孟山都合作育成33B抗虫棉(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由中国农科院生物中心、江苏省农科院导入Bt基因,由安徽省种子公司,安徽省东至县棉种场共同选育的抗虫棉“国抗1号”在安徽省已通过审定。国际水稻所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育成抗二化螟、纵卷叶螟的转基因水稻。中国 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农科院等许多科研单位和高校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小麦育成抗病转基因小麦、转基因烟草、转基因水稻等等。英国爱丁堡大学将水母发光基因导入烟草、芹菜、马铃薯等作物,获得发光作物,驱赶害虫。目前在其它转基因工程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在此不能一一例举。总之在作物种类方面,大多集中在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南瓜、木瓜、西葫芦七大类作物。
在油菜方面利用转基因工程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利时为了提高菜饼粗蛋白质的含量,将一种草控制的蛋白质基因转移到油菜上来,选出高蛋白质含量的转基因油菜品种。瑞典Svalow-Weibull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培育成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比利时PGS公司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创造出新的油菜授粉系统;法国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恢复基因引入甘蓝型油菜,充分利用萝卜不育细胞质不育彻底的特性,实现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三系配套,对推动全球杂交油菜育种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据戴离安(2000年)报导,美国Galgene公司的研究人员将加利福尼亚月桂树中的硫酸酶基因和可可植物中的酰基转移酶基因转入油菜,可获得月桂酸含量高达70%的转基因油菜,为制造肥皂、洗发香波、化妆品、去污剂、表面活性剂等工业提供原料,降低生产成本。美国孟山都公司,把抗草甘磷的基因转入油菜,在加拿大已有70%以上的油菜面积使用这种抗除草剂的油菜品种。目前又有研究单位将利用从苏云金杆菌中分离的毒蛋白基因(Bt)转入油菜,获得抗虫油菜。又有研究单位将从豆类或西红柿中克隆出的几丁质酶基因转入油菜中,培育出抗真菌病害的油菜。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和微生物所,将芜菁花菜病毒外壳基因转化到甘蓝型油菜中,得到抗病素的转基因油菜植株。1994年,印度Eapen研究获得转基因花生,国内学者在花生基因工程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还有许多路要走,还要逐步完善和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