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印象肯定会想到是美国大片,当然是美国啦。其实不然,印度才是世界上电影产量最高的国家,每年生产的电影有900——1000部之多。
印度电影开始于19世纪末。1896年,在孟买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以后10年中,外国制片人不断带来各种新影片,在孟买和印度其它大城市放映。这些放映活动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制片兴趣,萨•达达以两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训练猴子为素材拍摄了印度最早的两部短片,被誉为印度电影的先驱。
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印度电影最繁荣的时期,无声影片的产量持续上升,1931年高达207部,并且出现了《德维达斯》、《玩具车》、《吉莉巴拉》、《地狱天堂》等优秀作品。1932年,大量外国有声影片输入印度,使无声影片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产量急剧下降到80部。1934年,年产仅7部,1935年完全停产。至此,无声电影时期宣告结束。
30年代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活跃时期,现实主义倾向在电影中日见增强。出现一批卓越的导演和影片,如博斯、P.C.巴鲁阿和他们抨击社会不平等的《德维达斯》(1935),森达拉姆和他的反对包办婚姻的《不速之客》(1937)、与教族对立的悲剧《邻居》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难以继续直接统治印度。19
1953年,罗伊完成了《两亩地》。这部影片在印度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题和表现手法都突破了印度电影的传统模式,表现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揭示了农民的内心世界,创造了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并将音乐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50年代中期具有优良电影传统的孟加拉国邦涌现出一批青年导演,他们举起“新电影”的旗帜,指出“电影不是低级水平的娱乐形式,而是一种严肃的表现手段”,强调“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室内布景和多拍外景,选择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题材”。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雷伊和森,雷伊导演的第一部“新电影”影片《道路之歌》(1955)向观众展示了孟加拉国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获第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人权证书奖”和其它6项国际电影奖,成为印度电影史中罕见的范例。雷伊的20多部影片绝大多数都获得了成功,森,M.的作品绝大多数表现印度社会的贫困、剥削、政治事件和阶级斗争。
60年代,印度的影片年产量达300多部,在新电影运动的影响下,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主要是地区语言影片,其中以孟加拉国语影片艺术水平最高。雷伊,S.的《两少女》(1964)、《大都会》(1963)、《查鲁拉达》(1964)、《主角》(1966)、《歌手古比和鼓手巴卡》(1968)、《森林中的日日夜夜》(1970)、《动物园》等都在这一时期完成,而且在印度国内和国际上多次获奖。南印度影片《恒河母亲,我向您献上黄色的圣衣》轰动一时,它的成功使各地区制片人受到鼓舞、竞相拍片。印地语影片中,森,M.的《舒姆先生》(1969)被誉为“新电影”的典型作品。其它如森达拉姆,V.的《潜逃》和阿巴斯,K.A.的《黑夜笼罩着孟买》(1968)等片也都是当时的一流作品。
70年代,印度政局动荡不定,阶级矛盾激化,社会问题严重,贫困的人民群众把摆脱重重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幻想之中,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有些商业制片人为了迎合群众的这种心理和谋求更多利润,便模仿西方影片,拍摄了风行一时的“武打片”。影片的情节纯属虚构,大致相同,形成一种模式;影片摄制成本高,场景豪华,而且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参加演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明星片”。这对于一向以明星来判断影片好坏的印度观众自然有非凡的吸引力。武打明星阿•巴詹主演的《烈焰》在全国上映3年之久,场场满座。此外,如《牺牲》、《友谊》等也红极一时。
70年代以来,新电影运动向前发展,扩及全国,涌现出新一代的导演,他们按照“新电影”的精神制作影片。夏姆•贝内格尔导演的印地语影片《幼苗》(1974)描述贱民的悲惨处境和为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进行斗争,M.S.萨图的印地语影片《热风》(1973)叙述印巴分治后穆斯林家庭的离散和苦难,G.阿拉万坦的马拉雅拉姆语影片《到来》(1974)揭露了印度社会的阴暗面,P.R.雷迪的坎纳达语影片《最后的仪式》(1970)批判了婆罗门繁琐的宗教仪式和偏见,G.尼哈拉尼的印地语影片《受伤者的哭声》(1980)揭露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性。这些影片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到1985年,年产影片达 912部,自1971年以来,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其中大部分仍然是以爱情和歌舞为主的娱乐片。这类影片在农村有广大市场。但在城市中,由于电视和录相的迅速发展,电影观众锐减,大大影响了制片业的收入。另一方面,印度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群众迫切要求看到反映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影片,这时期武打片逐渐失宠,代之而起的是社会题材影片。
1985年,以孟买为生产中心的印地语影片产量为170部左右。印地语影片以商业娱乐片为主,近年来,有些导演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其内部矛盾,拍摄的现实题材片增多,如尼哈拉尼的《半真半假》、赛义德•米尔扎的《约西为正义走上法庭》、萨图的《探索》等。此外,还有贾巴尔•帕尔•巴苏的《黎明》和玛•帕特的《意义》。它们不同程度地受到新电影运动的影响。
70~80年代以来,由于孟加拉国语影片流通的市场太小,一些著名导演纷纷拍摄印地语影片。雷伊的《家和世界》(1984)、阿帕纳•森的《最终的作用》、森,M.的《废墟》(1984)、高特姆•高士的《横渡》(1984)、C•达斯•古普塔的《死胡衕》都是印地语版本。
80年代印度年产900部左右17种地区语言的影片,有11000家影院,60家制片厂、38家洗印厂、26个电影实验所,约400种电影杂志,从业人员25万人,每年耗资20多亿美元,观众每天达2000万人次。1985年,印度向亚非和苏联东欧各国出口525部影片,赚取大量外汇。印度电影出口主要是印地语影片,其次为南印度4种主要语言影片。过去,影院中主要放映商业片和外国影片,“新电影”影片只能被安排在早场放映,近年来则经常出现在影院的银幕上,而且座无虚席,它们在国际上得奖远远超过商业片。“新电影”在印度电影财政公司的资助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可以和商业电影相抗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