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斯洛需求模型:孩子游戏成瘾是因为贪玩?其实娃在意的不是玩
玩游戏会上瘾,这一点无论是玩游戏还是不玩游戏的人都知道。
游戏的魅力之大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只要接触了它
,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控力,那么便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曾经人民网报道了一则消息,一位84岁的老爷爷在玩游戏时,因为被儿子打断叫去吃饭,竟然生气的要绝食。
可见这位老爷爷真的是一位老顽童,他的表现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甚至觉得有些可爱。
但是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正在上学的孩子身上,那么想必每一位家长都绝对是笑不出来的。
当看着孩子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甚至废寝忘食的时候,可想而知家长心中的怒火简直就要冲出体内,恨不得砸掉孩子面前的电子产品。
为什么人们玩游戏容易上瘾?
1、多巴胺的分泌
人们在玩游戏时,
大脑内的多巴胺会比平时分泌得更多
,
多巴胺有着刺激人们大脑神经
,让人们更容易产生兴奋感的作用。
再加上游戏本身吸引人的设置,所以人们往往会在神经传导系统亢奋的作用下,越来越会沉迷于游戏中。
2、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有遗憾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也许会因为学习的不理想而无法被他人认可;又或者是因为交际能力有限缺乏朋友。
但是这些
在游戏中都是可以弥补的
,当孩子成功的升了一级又一级之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失的自信心就会被找回。
同样团队的合作会让他收获很多虚拟世界中的朋友,即便这些朋友也许永远都不会见面。
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构成中,生理需求是最底层的
,也是第1位的,它是其他一切需求得以实现的基础。
游戏的出现使得孩子有了实现
生理需求的可能性
,让他们能够
实现自我,找到了成就感。
3、游戏的即时反馈特性
在教育中,我们提倡的是
延迟满足
,也就是
当孩子有需求时
,父母并不需要第一时间就给予满足,而是要通过适当的延迟满足,让孩子能够更好的面对诱惑,当然这对于孩子来说非常困难。
在
游戏中对人们的要求就非常低
,不管游戏的结果如何,玩家都不需要等待。
因为第一时间就会出现结果,
反馈非常及时
。这能够避免人们花费更多的精力用在等待结果上,让人们更有满足感。
4、获得高峰体验
游戏有着让人非常震撼的画面感,在视觉上能够给予人们极大的冲击力,而且在设计上虽然一环扣一环,可是谁也猜不到下一关是什么。
这自然就会让玩家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想要去体验,更想寻求通关的刺激感。
当你们在生活中不顺的时候,游戏能够让大家暂时忘却烦恼,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这时无论是他们的身体还是精神,其实都是处于一个较为放松的状态,当然这只是一时的快感,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马斯洛在需求模型中认为,金字塔模型由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5种需求由低到高进行排列的。
孩子沉迷于游戏中
,
有时并不是因为真的贪玩
,而是
他们对生理满足感的需求
,孩子希望能够被认可,希望被满足。
游戏带给孩子的负面效应
1、影响孩子们的社交
当孩子沉迷于游戏中的时候
,他们自然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社交,所以也许在虚拟世界中他们会有很多好友,但是在生活中就只有电脑或者平板,手机陪伴他们。
当孩子越来越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他人沟通时,那么便会产生社交恐惧,甚至根本无社交可言。
2、导致生活出现混乱
由于现在游戏中的
场景太过真实化
,所以当孩子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玩游戏的时候,他们也许会出现短暂的混乱,分不清他们所处的到底是游戏还是现实。
这会对
孩子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他们会把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交错
,
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患上精神类疾病
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今年初宣布,该组织将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并列为精神疾病。
游戏成瘾会让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仿佛都与自己无关,长期如此,便很容易让孩子患上精神疾病。
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孩子游戏成瘾?
1、拒绝人为制造压力
孩子在生活中本来就会面临一些
有形无形的压力
,当然
最重要的还是学习
,这已经会让孩子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
有的家长却觉得这些还不够
,必须通过人为给孩子增加更大的压力,才能让孩子有压迫感,从而激发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只是
这反而会让孩子走上极端
,不是极度否定怀疑自己,就是变得反叛,不愿意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甚至故意站在父母的敌对面。
2、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
有些父母想要
禁止孩子玩游戏
,但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毕竟
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孩子总是无法避免的要接触电子产品,自然就会被里面的游戏吸引。
这是父母根本无法控制的
,既然
孩子接触游戏在所难免
,那么不妨就
选择尊重孩子,让他们有玩游戏的权利。
只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游戏只能是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小放松
,所以父母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千万不能让孩子一次性玩的过长,否则孩子必然沉迷。
3、增加孩子的自我意识感
孩子在两岁之后就会有自我意识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也会越来越强。
只是在其中的过渡时期,
孩子自我意识还没完全形成
,所以有时他们未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对还是错,就像在写作业时总是无法控制的想要上个厕所或者吃点东西。
父母要让孩子觉得他们是可以接纳孩子的,而不只是时时刻刻的监督孩子,想从孩子的身上发现错误。
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让孩子尽可能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