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儿子把零食放口袋忘付钱,超市让10倍买单,妈妈的话让人称赞
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会经常带着孩子逛超市,因为这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不愿意待在家里,想要外出的要求,同时也能够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还能给孩子买一点口粮,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小李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带着4岁大的儿子一起逛超市,每次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零食时,孩子就会显得非常兴奋,总是缠着小李让妈妈帮他买。
小李一般都会选择一些健康的零食,可是儿子却对糖果情有独钟,这几天趁着妈妈没注意,就抓了几个糖果放在了口袋。
等到小李买好日用品之后去结账时,儿子也一直没有把零食拿出来,很显然出门时警报器滴滴的响了起来。超市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是明显的偷盗行为,于是让小李以10倍的价格买单。
小李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但是她并没有当着孩子的面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而是告诉工作人员:我的孩子不会偷东西的,建议你们再看一下监控,公平的对待我们。
再一次看了监控之后,工作人员确定了孩子是无心的行为,同时也确定了小李确实不知情。
后来小李付了零食的钱,带着儿子离开了。她的处理方式和那一番话,
不仅让人们认可,更让人们称赞。
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孩子的年龄小,对很多事情没有辨别能力,所以他们在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当然这并不是指父母习惯性的小偷小摸,而是父母在超市中也许会带着孩子一起品尝那些免费试吃食品,这就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超市的东西是不要钱的。
只是如果孩子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在生活中就会表现的爱占小便宜,甚至有些自私自利。
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特别是孩子日后进行集体生活时,但是会不受他人待见,有可能还会被孤立。
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偷拿行为?
1、了解孩子的内心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偷拿行为之后,不要急于给孩子扣上小偷的帽子,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更是如此。
因为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偷拿是什么概念,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行事,并不知道事情本身的对和错。
所以
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交流,询问孩子为什么要拿东西
,当时孩子是如何想的。
只有知道了孩子的真实想法,父母才能接下来进行相对应的举措,让孩子知道只有自己的东西才可以拿,其他任何人的东西,
包括父母的用品,孩子都没有拿的权利。
2、引导孩子学会交换
孩子总是会觉得他人的东西更好,所以想方设法的据为己有,甚至会偷偷摸摸的收起别人的玩具,带回家后自己一个人玩。
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告诉孩子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孩子交换,在得到对方的许可下,才能够拿他人的物品,当然一定要记得及时归还。
3、让孩子有物权意识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是没有物权意识的
,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伸手去拿,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归自己所有。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
,让孩子知道每一样东西都会有自己的主人,我们只能拿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于那些我们并不拥有物权的物品,千万不能够随便去拿,否则就是偷盗行为。
尽量耐心的和孩子沟通,温柔的引导孩子,让他们知道事情的原则底线,这样孩子才能够懂得更多,做得更好,从而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