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压力太大,被家长“逼迫”欲退学,“唯成绩论”不可取
如果要问各位家长送孩子上学是为了什么,相信家长们会有很多的回答,为了孩子以后能够找个好工作,为了以后孩子能够上个好大学等等等等,但是简而言之,这些想法都是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可是更好的未来是只有好的分数才能达到吗?只有有了好的成绩孩子就能够有了好的未来吗?还是说好的未来是要有好的成绩为支撑的呢?
所以说这样的想法是太过极端了,不管是学习还是成绩,都只占了孩子人生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即便是孩子成绩有多么的优秀,也并不代表孩子的未来一定是完美的,有的时候只考虑孩子们的成绩,反而会阻挡孩子追求幸福未来的脚步。
小七初中的时候在家附近的一所非常普通的中学上学,那个时候她在学校里面的成绩非常的好,小七的父母也非常的高兴,但是这个成绩却并不能够满足她的父母,小七的父母总是认为在这样一所普通的初中当中孩子的天赋就会被埋没了,所以父母花了钱找了很多关系,才终于把小七送到了市里面一所重点初中上学,结果事与愿违,小七到了这个初中之后却怎么也学不好了,成绩一落千丈。
在小七的父母看来,学习就是小七生活的全部,父母们在给她转学的时候没有询问过小七的意见,也没有考虑到小七现在已经到了初三了,再换一个新的环境,她能否适应。家长的眼中只看到了成绩,这就导致小七进入重点初中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自身出现了难以适应的情况,她发现原来在普通的初中她的成绩很好,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和她相处,但是到了重点初中,她的成绩开始变得平平无奇,也没有人在围着她转了,这样的落差让小七不仅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对于父母也心生怨恨。
在一次家长会后,小七的妈妈看到女儿的这些变化非常的生气,面对沉默的小七,她终于忍不住脾气,开始抱怨起自己的孩子,说自己辛辛苦苦把她送到学校,她就用这样的成绩去回报他们,都没想到自己一个好好的孩子竟然会变成这样,不仅她的人生毁了父母的人生更是因为她不好的成绩也毁了。听到了妈妈这样说,小七仍然沉默,但是等她再回到学校之后小七再也不愿意见她的父母。小七的班主任老师看到了小七的变化就找了小七的爸爸妈妈谈话,通过谈话爸爸妈妈才察觉到孩子的变化,通过班主任的疏导,小七的爸爸妈妈才逐渐改变了心态,小七的状况才开始出现好转。
01、家长们为什么会出现唯成绩论?
1、把上大学当成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孩子一生的轨迹就是好好学习,考上一个重点高中,然后找个好工作,结婚生子,这样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这就代表了人生的幸福,很多父母看不起不走这条路的人,因为他们觉得这条路才是最简便最幸福的,而走其他路的人,人生都会更加的艰难,也不会完美,所以父母们都会把让孩子上一个好大学当成是孩子的目标,也当成是父母的目标,如果孩子反抗,父母就会觉得是孩子还太小还不懂事所以才会这样,他们做父母的既然有责任就要好好监督孩子。
2、高考的制度确实更为公平
父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他们经历过很多很多的事情,与其他的难事相比,高考这件事情已经实在轻松不过的了,而且在高考这个制度之下,不管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不管是住在哪里的人他们都被公平的对待,没有偏见,也没有后门,父母们知道这个制度的好,知道这是唯一一条可以使孩子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路,所以家长们就格外注重孩子的成绩。
02、唯成绩论有很多弊端
1、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家长们如果为成绩论,那么成绩就会变成了判断一切事情的标准,这会让孩子对于对和错有一个非常模糊的认识,他们会成绩至上,把一切能够提高分数的手段都使出来,但是有的时候有一些手段却并不是正当的,如果父母们只看到成绩,不看到孩子背后扭曲的价值观,那么对于孩子之后走向社会完全是绊脚石。
2、孩子反而会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如果给一个人自由,他们就会愿意去做某一件事,但是如果有个人压迫他们,反复强调他们一定要怎样做,这个人就会产生逆反越不愿意这样做,所以说如果平时家长一直督促孩子要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孩子听得多了就会觉得烦了,会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
3、抹杀孩子的天赋
我们不能够否认学习这件事情也是需要天赋的,有的人看到一道题不用老师怎么讲,他就能开窍就能会,但是有的人老师讲10遍他也听不懂,有的人的脑子就并不是学习的脑子,他们身上有其他的天赋,但是家长们对这些天赋却并不认同,强调成绩,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这就会让孩子身上所带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这对孩子是一种损失,对于家长何尝不是呢?
孩子的成绩就只是成绩,他代表不了孩子的任何一种能力,成绩不能代替孩子去社交,也不能代替孩子去工作,所以家长们应当多关注孩子的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说孩子的身心健康,只有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健康了,孩子才能够自信的与他人交流,才能将自己的所学真正的发挥出来。再比如说家长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一个人即便他的学习成绩再怎么高,如果他的品德差,那么这些学到的知识就会被他用到不当的地方去,这对社会是一种极大的损失,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家长们应当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