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和孩子谈钱有4个误区,很多家长中招,你呢?
关于金钱的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越小,越容易受父母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孩子幼年时候起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正确了解钱。
那么,如何跟孩子谈钱?当孩子问家里有多少钱时,我们可以怎样回答?面对这些关于“钱”的具体问题时,你的选择就是对于孩子潜移默化的金钱教育。今天,我们先从自己容易犯的误区开始这个话题。
误区1:和孩子谈钱太俗气
很多爸爸妈妈会不自觉地回避和孩子说“钱”。有的是出于,认为“钱”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十分抽象的话题。
另外有一些,觉得“钱”是世俗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远离这等俗物,仿佛他的内心世界会更单纯美好一些。
其实,就算孩子知道了“钱”以及和钱相关的“买”、“用钱”、“贵”、“便宜”等词的意思,也不意味着他的内心就会变得功利。因为“钱”在孩子的眼睛里并不比身边一把椅子更特别,知道了有“钱”这么回事,就像知道了太阳从东边升起一样,只不过是对于真实生活多一点认知而已。
误区2:用钱贿赂孩子
“贿赂孩子”和“激励孩子”是不同的。
孩子本来就表现良好,因为认可他的努力而给他奖励,是一种犒赏和激励。
我见过不少贿赂孩子的家长,比如“只要你这次考试都能及格,就给你买iPhoneX”、“你今天要是能练半小时钢琴,我就付你50元钱”......
这样用钱和孩子做交易,等于在用实际行动向孩子示范,怎样没原则地使用钱。我能理解家长的无奈,但是这样做只能暂时刺激孩子改变,将来孩子会变得欲壑难填。
让孩子知道做好自己的事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为了钱,有些事即使得不到钱的回报,也应该做好。
误区3:与经济能力不符的消费
有一些父母信奉“富养孩子”,他们具体的做法是,让孩子“要什么有什么”,用优越的生活提升孩子的眼界和气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这样做无可厚非。
但如果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远远高于家庭原本消费水准的物质享受而在省吃俭用,甚至动用到家中长辈的钱,这样的“富养”对家庭、对孩子都没有好处。
正常的育儿消费观是,在家庭经济能力范围内提供给孩子尽量好的物质。孩子只有从小知道花钱有度,才能避免将来成为月光族、月欠族。
误区4:把财富归因于运气或违背道德
“人呐,一辈子就看运气”、“谁谁谁天生命好、爹好什么都好”、“某某有钱了,还不是因为......”,可能不少人有过这样的感叹,但在孩子面前请对于自己的言行更加谨慎一些,避免说这些。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无意中说的话,你的用词、态度、观念都会在他心里留下印记。
如果孩子从小认为财富来自于运气、关系,那么长大以后需要钱的时候想到的不会是自己要更努力,而是其它轻易能来钱的方式,月光族的窘境和月欠族的风险,正合这种不劳而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