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在自然科学范畴内,“能源”仅表示一种作功“能力”,如抬高或加热物体;在经济学范畴内,“能源”涵盖了所有因内含物质能量而能够提供作业能力的能源资源和能源商品。能源资源,如原油、天然气、煤炭、生物质、水力、铀、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资源,均可以被采集和产生;能源商品,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等,可直接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服务。当能源作为投入生产过程的一种必需商品时,与能源商品相关的所有方面构成了能源经济。能源经济是指那些产生能量的物质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活动,是能源各类产业经济的总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与人类多项活动有密切联系。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的无止境是一对基本矛盾,而这一矛盾正是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由此而引起的种种选择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英国经济学家哈维在《现代经济学》中给经济学下了直接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分配其有限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科学。”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12版)中对经济学的表述是:“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的现实存在,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以便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点是经济学独特的贡献。”
从上述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可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及人们如何进行权衡取舍的学问,是为了解决资源稀缺问题而产生的,中心问题是由稀缺性引起的资源配置问题。能源资源相对于人类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是人类社会与资源关系的核心问题。能源经济学正是以主流经济学为主线,结合运用其它学科,来探索人类如何面对有限的能源资源并作出权衡取舍的选择的科学。人类对能源资源的稀缺性的认识有一个历史过程,而能源经济学也是随着这一认识的逐步加深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对能源经济研究的认识、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经济迅速增长,是以大量利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化石能源)为前提。此间,西方经济学开始蓬勃发展,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的发展,由此孕育了能源经济学的萌发和基本思想。古典主义着重经济总量研究,相关经济学著作中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景,而建立在“边际效用论”和“均衡价格论”基础上的,其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均衡价格理论,资源优化配置和外部性理论是新古典主义对能源经济学的贡献。可以说,在能源经济学的孕育和认识阶段,经济学大师的诸多论著构成了能源(资源)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内容,为能源经济学的产生作好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的准备。这一阶段,能源经济学的初步研究侧重于煤炭的开发利用。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杰文斯1865年出版的《煤的问题》一书,是文献中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全面分析能源问题的专著。杰文斯在详细论述了煤的情况和各种替代能源非对称性的特点之后,认为英国的煤储量有限,靠煤炭而繁荣起来的英国经济总有一天不得不停止发展(雷仲敏,1994年)。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世界人口猛增,经济迅速增长,导致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结束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电气化的新纪元,全球生产力得到更加高速的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偏远地区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地下矿物资源得以实现,从而大大促进了能源(资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时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加剧。于是,在经济学领域,从发展资源经济和解决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及环境问题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建立资源经济学的需要,资源经济学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应运而生。一般认为,哈罗德?霍特林(Hotelling)1931年发表的《可耗尽资源的经济学》是资源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也为能源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其后,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K?E?博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和以70年代以D?梅多斯的《增长的极限》(1972)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增长极限论”,孕育了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
然而,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生产和供给相对较充裕,人们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认识一直笼统地满足于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能源资源通常被看作是原材料的一部分,被当作是一种取之不尽、可有效保障需求的资源,能源资源的稀缺性还不是一个大问题。能源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如何充分和最大效率地开发利用能源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是单一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政策。这一时期,对石油资源的研究是主要内容,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地生产、加工、转换、输送能源产品,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大量需求。
大规模的能源经济研究始于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冲击。这一阶段,能源经济研究也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研究重心是能源短缺或危机问题;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更加关注能源可持续性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石油危机之后的油价上涨,使商品能源消费增长大幅下降,继而引起经济增长大幅下降。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的大量资源浪费等问题摆在人们面前,能源匮乏成为世界性问题。传统的经济学观和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远不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矛盾。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及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开始引起更多经济学家的重视,能源经济学研究由此步入到一个新阶段。能源资源公平分配、能源资源有效配置、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经济协调发展等成为研究的中心问题,能源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资本市场、劳动力供给,环境污染以及真实工资的影响等是主要研究内容。
1975年,H?A?Merklein的《能源经济学》问世,标志着能源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一个新的分支正式兴起。其它相关的能源研究著作还有《只有一个地球》(1972)、《生存的蓝图》(戈德史密斯,1972)、《经济理论与耗竭性资源》(Dasgupta,1978)、等等。其中,英国的能源经济学家迈克尔?G?韦布和马丁?J?里基茨1979年合作出版的《能源经济学》、理查德?艾登1981年出版的《能源经济学》对后来能源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之后,还有许多相关著作出版,但是,整体相对于其它学科,能源经济学教科书严重缺位。
8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问题都与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并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组织对能源经济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包括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持续协调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关于能源的政府公共政策问题。关于能源需求与供给、能源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学计量模型和应用软件更多地被使用,特别是一些关于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大型宏观经济模型得以建立并被广泛采纳。不少国家的大学也纷纷开设能源经济学学科和能源经济学课程,能源经济学步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最近几年,人们对能源的稀缺(具体表现在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和环境污染(具体表现在气候变暖) 的担忧和恐惧正在将能源经济学研究推到日益重要的位置。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相对于储存量来说一直很小,能源资源似乎无穷无尽,能源问题主要是如何开发利用,因而能源的研究在中国也主要围绕开发和利用。从80年代起一些国内经济学者开始了能源经济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和能源问题日显重要,国内在能源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也有了发展。尤其是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国内能源经济研究发展和学科建设(基本上是资源经济学)取得了比较快的进展。然而,作为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学科研究,目前人才瓶颈是最主要的制约。
总体来看,至今能源经济学在中国还仅仅是作为资源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专门的能源经济学科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关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都有待于提高和扩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7月,并于2006年7月升级为独立的系级教学科研机构,隶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研究中心拥有“能源经济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并于2007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为了填补国内空白,中心2007年出版了的《现代能源经济学》教科书,适当读者包括能源政策当局、能源经济学者和工作在能源一线的实践家,以及不在能源行业但对能源问题和政策有兴趣的广大读者。由于希望该书能有较广泛的读者群,因而尽量将过于理论化的论述剔除,但其中许多观点和政策建议都有细致的理论研究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