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份资料统计,在1900—1996年间,全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000多次,7级以上地震117次,8级以上地震9次;仅大陆地区统计,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21次,6级以上地震8次,7级以上地震近1次,没10年发生一次8级地震。自1949年到1991年,我国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海洋、林业灾害占1%,地质灾害占4%,气象灾害占40%,其他占1%。
地震灾害与其他灾害如水灾、旱灾、台风和瘟疫等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突发性强。地震发生十分突然,持续时间只有十几秒、几十秒钟,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桥梁断裂,人员伤亡等灾害,人们从思想上到物质上都没有准备时间,来不及采取任何措施灾害就降临了,所以预防难度大,后果更为严重。
二、破坏性大。发生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往往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记载:1556年华县地震死亡83万人;1737年印度东部地震死亡30万人;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北方工业重镇唐山在几秒钟内被夷为平地;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8.2级地震摧毁了东京、横滨两大城市及日本关东广大地区,这些城市中的房屋50%~80%在地震中完全倒塌,大震引起火灾,东京中心部分大都化为灰烬,这次地震死亡14.3万人,其中90%以上是烧死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1日的智利8.9级地震,该地震引起的海啸搅动了整个太平洋,海浪横冲直撞,把海岸的码头设施全部冲垮,无数大小船只失踪,沿岸居民住房和设施荡然无存。巨浪还从智利沿海,以每小时700公里的速度横扫太平洋,相继扫荡了新西兰、菲律宾和日本,冲毁了沿岸的建筑物、土地、村庄,造成重大人畜伤亡。这次海啸在日本造成800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
三、影响面广。强烈地震发生后,尤其是城市真下型大地震发生后,不但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而且对人们的心灵也造成巨大创伤,这种创伤不是短时间能愈合的。人们世代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恢复生产、重建家园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甚至需要全国和国际社会的支援。所以,一个地震造成的影响远比其他灾害大得多。
四、连锁性强。地震发生后,除了因建筑物破坏引发的灾害以外,还会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海啸、山体滑坡、泥石流、毒气泄漏、流行病、放射性污染等。例如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由于消防系统破坏,全市50多处起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火灾损失比地震直接损失高3倍;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8级地震,直接死于地震的有10万多人,而震后死于瘟疫和饥荒的高达70多万人。特别是现代,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旦地震发生,会造成供电系统破坏,交通中断,通讯系统、网络系统瘫痪,供水、煤气、输油管道破裂,造成更加严重的灾害和损失,直接影响到社会安定和人们正常生活。
第五个特点就是防御难度比较大。与洪水、干旱和台风等气象灾害相比,地震的预测要困难得多,地震的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时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要减轻地震灾害需要各方面协调与配合,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地震灾害的预防比起其他一些灾害要困难一些。
第六个特点持续时间比较长。这个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主震之后的余震往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地震发生以后,在近期内还会发生一些比较大的,虽然没有主震大,但是这些余震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这样影响时间就比较长。另外一个,由于破坏性大,使灾区的恢复和重建的周期比较长,地震造成了房倒屋塌,接下来要进行重建,在这之前还要对建筑物进行鉴别,还能不能住人,或者是将来重建的时候要不要进行一些规划,规划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问题,所以重建周期比较长。
第七个特点地震灾害具有某种周期性。一般来说地震灾害在同一地点或地区要相隔几十年或者上百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重复地发生,地震灾害对同一地区来讲具有准周期性,就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认为在某处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方,在未来几百年或者一定的周期内还可以再重复发生,这是目前对地震认识的水平。
第八个特点地震灾害的损害与社会和个人的防灾的意识密切相关。有关地震灾害的特点我们就简单说这么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