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沈慧勇告诉记者,他们即将派出第二批医疗救助队赶赴四川灾区,其中医生8人、护士12人,共20人参与。“医生几乎全是创伤外科的专家,其中又以骨科专家为主,护士也多来自手术室,外科救治经验非常丰富。”沈慧勇院长表示,携带药品则以止血、扩充血容量、石膏绷带等处理外伤药物为主。
为何地震伤需要多名骨科医生?药物也以外伤药为主?
沈院长表示,从印尼地震等以往大地震伤员情况分析以及目前四川地震后患者病情报道来看,大部分伤者都存在头部、躯干损伤和骨折,所以对于医疗救护、他人帮助和个人防治,都应将地震后的骨折伤放在首要位置。
“我们看电视发现有不少当地老百姓也在积极参与救助,救出来的患者也有不少家属守候在一旁,但非专业人员应特别注意搬运、看护过程中千万别加重损伤。”中山二院第二批救助队成员、骨科副教授丁悦提醒,救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颈椎骨折搬动时要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动时身体保持平直,防止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伤员一定要用木板搬运,不能用帆布等软担架搬运,防止脊髓损伤加重,且尽量减少颠簸对骨髓造成的损伤;
怀疑有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时,不应让伤员尝试行走,以免加重损伤;
看护骨折患者的家人可以考虑协助医生用木板、竹板等硬物将患者受伤肢体托起来,如有条件找到冰块、冷水则可实施“冷敷”,防止其骨折部位肿胀加剧;
休克伤员平卧,尽量减少搬动,因为地震造成的休克往往伴胸腹外伤,不宜遭遇动荡;
对于开放伤快速清除伤口周围泥土,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物品包扎、止血。地震造成开放伤口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发生率很高,应尽快送医院彻底清创,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骨折伤首先要止血
记者从多篇报道中获悉,除直接受到地震伤害导致骨折伤、外伤的患者外,此次四川地震导致从高楼大厦里临时慌张撤离从而不慎骨折的病人也非常多。下楼梯时踩空楼梯把脚扭伤,从而造成脚部骨折;从二三层高的楼上跳下,高空坠落使骨盆大腿小腿骨折等现象层出不穷。
丁悦副教授表示,以上都属于撤离中不慎造成的下肢体骨折。“对于骨折伤抢救,首要就是止血,因为人体骨髓中充满了血液,骨质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她解释,骨质出血时,血管裂口不像软组织那样会自动收缩变小,所以骨折出血量会比较大。而当患者发生闭合性骨折时,虽然在外观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实际上血液已淤积在断骨的周围;而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出血量会更多。“大量出血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骨折患者无论自救还是他救,第一步就是查看有无出血然后止血。”丁悦说。
其次在抢救、搬运过程中应注意固定以防止二次损伤。
专家表示,骨折患者经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等方法后大多可以逐渐恢复,但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应严密关注病情,一旦发现骨折部位皮肤由红变紫或起水疱、活动时疼痛突然明显加剧或感到麻木无痛感时,要马上找专业医疗人员,以免出现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