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期、高发期。如何有效地控制事故发生,营造一个安全社会,不仅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还需要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在全民当中引导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及安全理念。据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将安全文化列为安全生产的“五要素”之首,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何谓“安全文化”?简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质产品及意识领域成果的总和。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现在人们一提起安全文化,往往会想到杜邦安全文化、南非NOSA管理体系等。实际上,安全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已有迹可循。有人把西方基督教文化称为“罪感文化”,把中国文化称为“忧患文化”,观诸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长河,从“杞人忧天”的传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劝诫,始终根植着浓厚的忧患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兴衰无常,国家安危不时发生转换,存亡继绝甚至就在一事一策之间,忧患意识因此得以激发和培育。《周易》借孔子之语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左传》亦称:“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老子和庄子则主张养身、正身,以退避祸难求得保全。
自秦开始,历代为扩大疆域、保家卫国而励精图治,在群居、部落、氏族的基础上形成“家国合一”的风险分摊体系。至汉代,萌生出“曲突徙薪”的风险防范意识。隋唐以来,论述安危关系的哲人警句更是数不胜数。这些论断包含着中国人对逆境忧患与奋发图强的思考智慧,构成了中国安全文化的源流谱系。
安全文化也贯穿于中国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之中。远古的鲧禹治水,一堵一疏,两种结局;李冰父子兴修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的六字箴言,沿用至今;当代的“人间天河”红旗渠,以至史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不论选址、建设还是运营,都以安全为前提,具有丰富的安全文化内涵。
当今世界,灾害与危险通过大众媒介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恐怖袭击、非典、禽流感、矿难、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施工安全……安全可谓无所不在,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面对这种复杂形势,我们应从中国传统的忧患文化中汲取合理成分,让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之情内化到灵魂深处。同时,鼓励公众学会与常态的风险共存,构建科学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维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