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对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对广大职工而言,“本质安全”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其来源是从《煤矿安全规程》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演绎扩展而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崭新理念,属安全管理上高层次的文化范畴。美国学者的一部理论专著《可靠性工程》,说的就是系统的可靠性,它指的就是从大系统到子系统到元件的可靠性。而我们所说的“本质安全”,其实是指安全管理理念的变化。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从而得出结论: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
其基本特征:
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
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
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
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杜绝管理失误,煤矿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格局,在人们心中打印出煤矿企业就是安全型企业的全社会共识,进而改变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职工家属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焦虑和关注。
因此,煤矿实现本质安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