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开发与炼制,不仅是高投入、高回报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高风险的生产过程。因此,认真研究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于降低企业风险、保护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转、改善企业的整体形象以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油田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油田企业线长面广,安全管理工作顾此失彼。油田企业的生产具有行业跨度大和线长面广两大特点。线长面广,迫使安全人员不得不八方兼顾、四面出击;行业跨度大,必然带来行业专业技术标准和行业管理规定繁多的问题,安全管理部门必须以有限的人员和专业技术知识处理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难题。
第二,社会治安环境恶化,油田企业难以应对。近年来,盗油犯罪活动频频发生,具体表现如下:①打孔盗油“武装化”,有些犯罪团伙自备武器,公然与护线人员、公安人员武装对抗,岗位巡检护线难度极大。②作案手段“专业化”,团伙内部严密分工,盗、运、销“一条龙”。③作案地点不定,作案规律不易掌握。④作案手法愈出愈奇,甚至将房子直接盖到管道上,在房内打孔并安装盗油闸门,令人防不胜防。⑤手段恶劣,盗油一旦得手,立即破坏现场,造成原油四溢,现场一片狼藉。
第三,资金投入高,隐患治理任重道远。目前油田企业的重大隐患主要有3类:①由于历史原因,生产场站大量存在布局不合理、安全距离不足、消防设施不配套等“先天”隐患。②新法规、新标准出台,拓宽了隐患治理的范畴,出现了一些新的隐患。如油气长输管道运行已超过数10年,按新颁布的法规要求,应进行压力管道检测。③生产设备老化严重,本质安全可靠性差,亟待更新。
油田区域扩大,超深高压气井开发,技术和人员更新,向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课题。首先是油田区域逐年增大,安全管理工作面持续“拓宽”;其次是高压、超深气田的开发生产,原有的安全管理技术、方法需随之更新;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要求随之提高。
安全管理策略与效果
如上所述,随着油田企业安全管理形势日趋严峻,沈阳采油厂坚持以“六理念”统领安全生产工作,系统地整合人、机、物、环境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大安全理念
全厂在安全管理布局中,以树立大安全理念、构建大安全格局为安全发展的战略定位,系统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工作。
大安全理念原指将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大安全格局。
①实施“十一五”长远规划。准备在五年时间内,构建完备的安全责任、技术支撑、监督管理、教育培训、应急救援、资金保障、安全文化、责任互保“八个保障体系”,实现安全持续发展。如通过构建责任互保体系,在内部实现人保站、站保队、队保区、区保厂,以及二线保一线、机关保基层,做到与安全相关的各个责任方都互相帮扶、监督和支持,形成安全责任共同体。同时,还将安全管理工作延伸到8小时之外。注重关心员工业余时间的安全,为员工提供安全用电、用气和出行建议,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检查整改员工家庭的电气安全隐患,提高生活安全保障条件。
②关注乙方的安全生产。在签订经济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合同,实行了针对乙方的施工前安全告知、施工过程安全监督制度,为乙方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大安全”理念整合了HSE方针和目标,推动了HSE承诺的有效履行。
人性化管理理念
在安全工作中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实际是点明了安全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即安全生产为了谁和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方针。
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落实人性化管理理念:
①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筹划和决策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对一线员工的劳动保护投入,全厂每年增加费用70余万元,满足员工对工装和个人防护品的需要;为部分不乘坐班车上下班的员工缴纳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尽量减轻员工的意外伤害负担;积极整改存在噪声和化学危险的职业危害场所,两年来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制定保护员工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雨雪天禁止骑自行车巡井、禁止上下班骑摩托车等;针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多、员工记不住的实际情况,经过归纳提炼,制定了交通管理“十大禁令”、现场管理“十大禁令”和生产指挥“十大禁令”等简明易懂的“小法律”,有效地规范了岗位员工的行为。
②注重与员工进行情感沟通。在日常工作中,变检查、批评方式为交谈、指导和提供服务支持,多教育、培训,少处罚、处分,这样做,能够较为融洽地发现和解决更多问题。
③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知程度。通过培训教育,让员工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岗位上一旦发生事故,操作者是受到伤害最严重的人,每一位员工员工会识别、会防范、会操作、会应急,从而远离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④改善现场的人机工程学条件,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对现场原有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部分作为隐患逐渐加以整改的同时,将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部分在工程设计时提出,使生产现场的布局、作业环境等因素满足员工生理、心理、人体力学和疲劳恢复的要求。
隐患和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
隐患和违章不被关注、制止和整改,一直存在和重复下去,造成事故是必然的。如果对待隐患和违章像对待事故那样予以高度重视,势必能够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达到有效预防事故的目的。树立隐患和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来的。
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隐患和违章,做到及时防范、整改和制止,是树立隐患和违章就是事故理念的关键所在。通过以下措施,可以做到有效预防事故。
①坚持班前会制度。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组织识别当天工作可能格执行安全监督巡回抽查制度。
②坚持“五同时”制度。厂级和科级生产运行部门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安排安全工作。安全部门建立了安全值班制度,对生产运行会和生产运行会安排的重点工作进行跟踪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
③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活动,实现安全监督全员化。坚持岗位员工轮流做一周安全员的做法,让每名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既提高了岗位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又扩展了日常安全监督检查范围,在及时有效地发现整改隐患、纠正违章行为上作用明显。
④坚持“四查三监督”制度,规范监督检查内容,提高监督检查效果。“四查”指班查、站查、队查、区查,逐级明确当班员工、井站长、基层队长、作业区长的安全检查职责,以确保隐患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整改。“三监督”指对本单位组织的动态操作项目的监督、对外来施工队伍的监督和安全部门对监督人员履行监督责任的监督,通过执行监督派遣和监督反馈制度保证落实。
⑤建立隐患责任追究机制。从2005年开始,全厂将隐患和违章划分为3个级别,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设计谁负责、第一责任者负总责的原则,对隐患和违章应该承担的领导、主管、管理、设计和操作责任的57种情形,明确了相应责任追究办法。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隐患责任,进行随时追究,每周下发安全隐患通报,每月和季度通过HSE考核进行排榜,将安全管理从过去的事故处理转变到事前预防上来,将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从而完全掌握了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源头控制型理念
树立由隐患整改型向源头控制型转变的理念,在设计、决策和工作组织前做好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并按照安全标准予以充分满足,才能确保本质安全。
为做到由隐患整改型向源头控制型转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做到“十个注重”。①注重源头控制,立足“从基础抓安全、从源头防污染”,坚持防井喷从作业设计开始、防火灾从动火设计开始、防伤害从工艺设计开始,切实做到消除隐患从设计开始。②注重物资采购,严格执行采购物资入库前部门会检制度、安全特种产品抽样检测制度和劳保品职工代表选样制度,切实提高采购物资的安全保证程度。③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广能够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安全科技项目。④注重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⑤注重提高操作者技能,突出抓好重点操作项目的培训,切实加强动态操作的安全保障水平。⑥注重隐患整改的有效投入,树立有效的投入就是最高利息储蓄的思想,切实提高老油田本质化安全程度。⑦注重安全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③注重安全与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安全环保的整体保障效果。⑨注重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保证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整改。⑩注重安全分析,坚持季度安全分析会制度,深层次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树立由隐患整改型向源头控制型转变的理念,抓好“十个注重”工作,在实现“零”隐患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即执行理念
在安全管理中,树立立即执行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整改措施早执行,隐患就可能在较小的投入下得到整改,越延迟整改越困难,甚至酿成事故。
提高执行力涉及诸多因素,作为基层生产单位,需抓住三个关键点。①要打造教练型领导。教练型领导就是能以近距离互动的方式,把管理理念、工作思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家接受,在教练中形成管理,并通过不断加强管理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领导。譬如,为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厂领导身体力行,经常对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作专题讲座,深入班站组织“小练兵”活动;②要提供人力资源保证。2006年,全厂在科级生产单位设置了安全组,通过招聘配备了三名专职安全管理干部,并给予一定待遇,使一批具有大学学历的科研人员和基层生产骨干充实到安全队伍中,增加并提高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安全执行力得到明显增强。③要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感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工作绩效的高低,无心作为和庸碌无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都是制约执行力的大敌。只有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履行好责任,从而提高自身的执行力。
不断创新理念
“石油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其生产经营性质和环境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为实现安全的持续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上推陈出新。
①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系统推行“2110”管理模式的过程,就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在实践中,以“六个理念”为统领,坚持以“法”为框架、以“理”为基础、以“情”为内涵,做到“法—理—情”相结合,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法”指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我们修订原有各种规章制度206项,并根据需要新制订各种规章制度17项,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搭建了框架。“理”指普遍被人们接受的价值准则,包括将抽象的“法”变为清晰明确的工作指南。通过对各层次的岗位员工进行方式不同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基本安全素质,让员工将“法”的精神和“理”的要求烙印在头脑中、落实到行动上。做到能知“法”、能执“法”,能明“理”、能讲“理”,逐渐将深层安全素质变成自觉行为,培养出本质安全型员工。“情”指安全精神文化和价值文化建设,其内涵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人性化管理。为做到有“情”,要重视员工的基本价值,重视以“小家”和能促进“大家”稳,重视培养各层次的领导威信,重视讲理,树立管理就是“管得合理”的思想,以人心顺换得安全稳。
②立足生产实际,围绕提高安全管理效果,开展安全管理创新工作。一是制度创新。二是工作方式创新,比如,为规范地开展危害识别和削减工作,我们实行了“三重三规”管理办法,对生产现场的重点设备、重点环节和重点人,规定操作动作、规定操作路线、规定操作人,有效地消减了危害。如果在组织施工或操作时,对重点设备的危险性有足够的认识,在重点环节组织或安排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就能有效避免事故。
③针对现场存在的难以整改的隐患,组织科技创新工作。为削减加热炉点火发生爆炸的风险,我们研制了远程点火装置,能够在安全距离外,安全可靠完成点火操作,并且在本质上做到了有余气不点、不使用该装置不能点,使加热炉点火爆炸得到有效避免。另外,我们研制了抽油机联锁刹车装置,用棘爪棘齿配合的方式,解决了蹄片式刹车不可靠的隐患,登抽油机操作时,可防止因抽油机意外转动造成的伤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