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线学习“常态化”,父母做好3件事,孩子才能更高效!
买一送一
儿童伞
阅读季
恐龙盲盒
孩子是这个数字时代的原著民,在线学习日益成为了孩子日常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
他们的学习有什么新特点?父母又该如何引导和监管呢?
01
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来啦
在正式阅读开始前,先请您回答2个问题:
当您想给电视换台的时候,第一个动作是什么呢?
如果用一个手势表示“手机”,您会用怎样的方式呢?
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对换台的回答是直接走到电视机前进行划屏;表示手机则是左手摊开,用右手的食指在左手掌心上方左右移动。
这样的回答表明了 这一代的孩子是土生土长的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这个事实!
因为长期接触电子产品,他们的认知加工与学习方式也被打上了数字烙印:
当代儿童比以往时代的同龄人更擅长屏幕阅读;
更强调数据的更新速度;
更适应多重任务操作的情境;
更喜欢获得即时的反馈,图像与操作技能的发展更为优先;
更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与人交流……
他们在 信息处理、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不同。
父母如果单凭过去的传统经验,似乎难以应对 互联网+时代孩子如何学习的教育难题。
倘若要破解该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
02
在线学习,可取可行吗?
孩子对数字产品的使用有着比成人更强的适应性,但这并不代表年幼的孩子更适合于线上学习。
孩子的学习需要在“做中学”,特别是 通过游戏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
因而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线上学习可以作为线下学习的有益补充,但不能作为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更不能取代线下学习而成为孩子学习的唯一方式。
线上学习的独特优势
● 只要具备基本的软硬件条件,就能够 跨越时空的界限进行学习,获取到优质而丰富的教育资源;
● 能在一定程度上 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有助于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 呈现的内容通常都是多信息通道输入的、具体形象性的信息,有助于儿童理解与获取知识。
在线学习的缺点
● 长期静坐注视电子屏幕,并可能会 影响孩子的生理与视力发展;
● 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少儿不宜的内容屡见不鲜,不良信息可能会给孩子造成 精神污染;
● 在线学习对于注意力和自制力发展尚不完善的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
● 舞蹈游泳等实践技能难以通过线上的方式习得;
● 线上教育对电子设备的软硬件配置以及媒介使用者的技术门槛仍有要求。
线上学习固然存在上述缺陷,然而鉴于其独特的优势,在特殊时期已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以使孩子在线上学习时获益呢?
03
做合格的在线学习陪伴人
在陪伴孩子线上学习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针对电子产品的特性,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遵循“3 个 20 法则”
线上学习比线下学习对儿童的用眼卫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我们可以借鉴 “3个20法则”来帮助孩子保护视力,即 每注视电子设备20分钟,就应把眼睛离开屏幕, 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秒以上。
另外,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
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 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 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开启“儿童保护模式”
为了避免网络不良信息对孩子造成恶劣影响,爸爸妈妈可以在下载软件时关注一下移动终端下载平台上有关软件适用人群的说明。
安装之后提前测试一下软件内容,及时开启软件的 “儿童青少年模式”,取消不良广告弹窗、插件自动下载、产品便捷支付等功能。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线下学习的时间与场所相对固定,所以与之相比,线上学习的效果更容易受到孩子所处环境的影响。
因此,爸爸妈妈可以依据“变动最小化原则”,为孩子打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孩子心无旁骛地学习。
做优秀的“电子合伙人”父母的躬身示范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爸爸妈妈如果能够 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子设备,并给予孩子高质量的温情陪伴,那么孩子们通过观察学习,也会逐渐成长为未来社会优秀的 “数字公民”。
另外,为了不让孩子成为自然缺失的 “电子儿童”,我们还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 多接触大自然、多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在居家学习时期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视频通话等形式多跟伙伴和老师进行人际互动。
本文知识内容刊于《父母必读》2021年第4期
专家支持 刘肖岑 编辑 《父母必读》编辑部
组稿排版 宋宇 视觉设计 宫颖
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点击下方封面图一键下单。
右边给我 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