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5日19:43:53
【简介】:这是为您提供的《化学放射污染事故的生活急救知识 》的生活急救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遇到有毒化学气体泄漏时,居民应尽量向上级风向转移;发现中毒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及时送医院抢救;同时安置好受污染事故影响地区老、弱、病、残和中毒人员。
2.发现液体有毒化学品大量泄漏时,严禁使用自来水冲洗,要使用沙土、泥块或适合的吸附剂予以吸附,防止污染蔓延。
3.发现盐酸、硫酸腐蚀性污染物时,可用石灰进行中和处理。一般碱性腐蚀污染物可用乙酸进行处理。
几种常见化学品中毒的应急措施
1、氯气
•进入眼睛:用2%小苏打水或食盐水洗涤。
•进入呼吸道:用2%小苏打水或食盐水洗鼻、漱口,吸入水蒸气。
•严重者要输氧和注射强心剂。
2、氨
•眼睛和皮肤:用清水或3%硼酸水或1%明矾水洗涤。
•眼角膜溃疡:红霉素、氯霉素眼药水或金霉素眼膏涂眼。
•支气管炎、肺炎:及时送医院治疗。
3、一氧化碳
•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腰带等,保持呼吸畅通。
•呼吸困难的要输氧。
•停止呼吸的要进行人工呼吸。
4、氰化物
•呼吸困难者需施行超压输氧,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
•口服0.2%高锰酸钾或3%氧化氢和高浓度食盐水,反复引吐和洗胃。
•清醒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0分钟3~6滴。
•失去知觉者注入3%亚硝酸钠10毫升,注射10%硫代硫酸钠溶液。
5、有机磷农药
•保证呼吸和心跳正常,必要时施行人工呼吸或体外心脏按摩。
•解毒药:解磷针、阿托品、曼陀罗、氯磷啶等。
•皮肤污染: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
•眼睛污染:2%小苏打水洗眼。
[NEXTPAGE]
重大及灾害性化学灼伤事故的应急救援
重大及灾害性化学灼伤事故的应急救援,由于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已远远超出单纯医疗急救的范畴,因此在平时应针对重大化学危险源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将群体性化学灼伤列为其中重要问题之一,以便事故一旦发生,即按预案迅速建立起应急救援系统。
1.救援指挥组
重大及灾害性群体化学灼伤事故现场,应根据预案尽快建立具有权威性的、高效精干的指挥部对伤员医疗救护作出统一安排。指挥组一般应选址在标志明显、交通方便的医院、学校、机关等,并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通讯联络设施,以保证指挥、组织工作畅通,协调安排好前来救援的社会志愿力量。
2.现场抢险组
由工程抢险和担架救护人员组成,负责堵漏、洗消、搜索及营救伤员,现场维持秩序及保卫国家财产等。
3.医疗急救组
由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对现场伤员的检查、分类、应急处理等,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诊,保证抢救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
4.救援后勤组
保证医疗急救用品和灾民的必需用品的供应,负责联系、安排交通工具;运送伤员、药品、器械或其他必需品。
所有救护人员及现场抢险组成员在现场救援时,必须佩戴性能可靠的个人防护用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1 严峻的现实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150万人,死亡110万人。而造成人类癌症病的原因中80%—85%与化学因素有关。
据我国卫生部统计,全国现有尘肺病人累计达55万人,其中已死亡近13万人,新发病人数每年以1.5—2万例的速度增长;全国每年报告的各类职业中毒人数有数千人,死亡数百人。有毒有害化学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职业健康危害已成为我国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我国危险化学品所造成的事故频频发生,有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潜在影响。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估计仅化工系统每年发生300多起事故,严重地危害了人体的健康和造成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订的,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及执法客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由于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下放,使原有的一些管理部门失去原有作用,而红头文件根本触及不到众多的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致使这些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安全监督管理的空白点。
另一方面,我国危险化学品立法管理体系不健全,与国外化学品管理体系不接轨,需要补充完善。例如,我国缺少一部控制工业化学品和民用化学品的综合性环境立法。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新的化学物质申报审查制度,90年代起韩国和菲律宾等国家也建立了新化学品申报审查制度。而我国作为化学品生产和进出口大国,至今尚没有建立这一制度,难于从源头控制污染危害大的化学品的生产和进口。
第三,我国化学品的污染防治工作更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据不完全统计,一部分国外已禁用或严格限用的化学品,如滴滴涕、甲胺磷、久效磷、砷化合物、偶氮染料等,我国仍有一定量的生产,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潜在危害。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主要注重化学品的易燃性、爆炸性、氧化性、腐蚀性及毒性,很少考虑其环境危害性。因此,迫切需要根据PIC公约等国际公约要求,充分考虑化学品的环境危害性,结合国情筛选确定我国重点环境管理化学物质名单并建立相应的管理登记制度。
2.2 生产工艺落后,安全设施老化
我国目前许多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相当落后,设备老化陈旧,由于资金紧张又无力更新改造,造成大量化学事故的发生。例如2000年12月17日,浙江建德某化学工业公司液氨车间发生的大量液氨泄漏事故,就是由于液氨储槽的阀门质量不高、老化陈旧发生炸裂而导致液氨泄漏,造成4人死亡,12人中毒的重大事故。企业安全生产设施配备不齐或质量差、防护效能低,一些设施本身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甚至带病运转,这是化工企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属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其危害远远大于非危险化学品事故。
2.3 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不力、执法不严
有些企业安全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纪律松懈。加之当前各级机构改革使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发生较大变化,有些企业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甚至取消了安全管理专业人员,致使安全生产监督力量薄弱,安全生产管理不严,安全生产监督不力。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事件处罚不严,造成重大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中和废弃后的事故呈上升趋势。
2.4 安全教育培训亟待加强
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缺乏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意识差,致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致使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旦遇到反应失控、有毒、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可燃、有毒液体泄漏等现象无所适从,不会操作、不会自救、不会判断,在不正常现象面前无能为力,以致事态扩大。
3 对危险化学品应采取的对策
3.1 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对策
3.1.1 企业应研究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安全措施 企业在试制新的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对每种产品应按照实验标准进行试验,并将实验结果得出的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物化性质的技术数据以及防火、防爆、灭火方法制定出技术方案,送交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批量生产。
3.1.2 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厂房、车间必须按规定布局
生产使用化学品的厂房、车间必须按照它的危险性的类别,满足建筑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结构构造、厂房防爆泄压、通风采暖、安全疏散、防爆电气设备、防雷防静电的要求,并在建筑物内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3.1.3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必须合理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要合理,生产设备、管道、容器、反应器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的需要,相应地设置安全液封、阻火器、阻火闸门、单向阀、安全阀、防爆片、放空管、液面计、压力计等与防火防爆有关的设施。
3.1.4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对生产设备除了经常检查维修管理外,还要定期进行停车大检修,检修的设备、管道、安全附件,要经企业安全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1.5 作业的安全要求
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内应尽量避免电焊、氧割明火作业,最好是将需要动火检修的设备拆卸到安全地点动火修理。无法拆卸而又必须进行电焊、氧割的设备、凡装过或使用过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储罐、容器、反应釜、管道等,须事先采取水冲洗,蒸汽吹扫,或用惰性气体置换,经取样分析合格,有科学根据不会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按照企业动火管理规定,办理动火手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动火或维修。
3.1.6 严禁烟火
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车间厂房内严禁烟火。禁止带入一切火种,不准穿带有铁钉的鞋和化纤衣服进入车间。开启盛装易爆液体的容器时,应采用碰击不发火花的工具。
3.1.7 生产车间不准作仓库使用
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车间内不准作仓库存放生产原料和成品。车间内的成品要随时运出入库。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一般要做到当天生产使用需要多少,由领料员到仓库领多少,余料要在每天下班前归还仓库,车间内不应有余料过夜。
3.1.8 灌装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时容器应留有空间
在生产和使用易燃液体时,容器内灌装应留有5%的空间。充装可燃液化气体时,其容器应留有15%的空间。在灌、充装液体、气体前,对容器要认真检查,有锈蚀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容器不准灌、充装液体、气体。
3.1.9 容器、包装及包装材料应适应化学危险品的性能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容器、包装以及包装材料应当适应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性能。产品包装要牢固,能承受挤压并符合安全要求。用过的容器、包装必须经过检查处理,消除危险后方可再用。
3.2 运输的安全管理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是指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借助动力在空间上的转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在地区上往往是不一致的,有的是集中生产,分散使用,有的则是分散生产,集中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只有通过运输过程完成这种地区间的转移之后,才能满足社会生产使用的需要。
3.2.1 运输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运输爆炸物品、一级可燃气体、一级易燃固体、一级易燃液体、一级遇水燃烧物品、一级氧化剂时,应由经过专业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押运员证、司机证的人员押运和驾驶车、船。
(2)在运输公安、消防部门管理规定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须在消防监督机关领取《易燃易爆化学品准运证》后,才能运输。
(3)运输工具上应有(危险标志)。国家安全危险标准规定:红色表示“危险”,黄色表示“警告”。因此,在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时,其运输工具上应插红黄双色小旗,夜间运输时,还应安没有红灯,以示“警告危险”。
(4)运输较大量危险化学品,应用专门的运输工具。禁止使用以柴油做燃料的汽车、拖拉机、自动卸货车、三轮车、畜力车和自行车运输爆炸物品。
(5)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车船上相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常见解毒剂的使用一、金属解毒剂
二巯基丙醇
二巯基丙醇(BAL,dimercaprol)治疗砷、无机汞、锑、铋中毒有效,但在四小时之内可全部代谢和排除,因而在急性中毒治疗时需要多次给药。每次按2.5~3.0mg/kg剂量肌肉注射,第1~2天每4小时一次;第3天每6小时一次;以后每日一次,共用10天。 BAL可使汞在体内重新分布,但不能增加汞的排出量;它还可使有机汞由血液吸收到脑,故不宜用于有机汞中毒的治疗。
二巯基丙磺酸钠
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Sodium 2,3-dimercapto-1-propanesulfonate)DMPS是水溶性化合物,毒性比BAL小,可口服或注射。一般用其5%溶液肌肉注射。按5mg/k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对促排汞、烷基汞、砷、铜有效。砷化氢中毒不用。
二巯基丁二酸钠
二巯基丁二酸钠(DMS,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 治疗铅中毒的效果类似Ca-EDTA;治疗汞中毒的效果类似DMPS;尚可用于治疗砷、锑中毒。每次0.5g,肌肉注射,一日2次。二巯基丁二酸(DMSA, dimercaptosuccinic acid)可口服,剂量每次0.25~0.50g,每日3次。
D-青霉胺
D-青霉胺(D-penicillamine)D-青霉胺能促使铜、铁、铅、汞、锌由尿排出。D-青霉胺口服,每次0.3g,每日3次,连服5~7天为一疗程;停药2天开始下一疗程。治疗汞中毒以用N-乙酰-DL-青霉胺为好。
依地酸钙
依地酸钙(Ca-EDTA,disodium calcium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ate)Ca-EDTA能螯合很多二价、三价金属,主要用于治疗铅中毒。Ca-EDTA由胃肠吸收少,由静脉或肌肉给药,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在一小时内由尿中排出50%。用药后,细胞外液内的铅排出迅速,细胞内铅排出缓慢。长期用Ca-EDTA可引起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缺锌。
Ca-EDTA 1g溶于5%GS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天为一疗程,停3~4天后进行第二疗程。肌肉注射每次加2%普鲁卡因2ml。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或促排灵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或促排灵(CaNa3 DTPA,trisodium calcium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ate)其作用、剂量类似Ca-EDTA,效果则比Ca-EDTA好。
Ca-EDTA
Ca-EDTA与BAL联合用药治疗儿童急性铅中毒比单用Ca-EDTA好,原因是两者联用有协同作用。Ca-EDTA可排出细胞外液中铅,BAL可降低红细胞内的铅。
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剂
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美蓝,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用1%美蓝4~10ml(1~2mg/kg)加入25%葡萄糖液20~40ml,于10~15分钟内缓慢静注,如0.5~1小时内未见紫绀消退,可于1小时后重复全量或半量,直至紫绀基本消退。同时给予葡萄糖、维生素C、辅酶A、维生素B12,以增强疗效。
在抢救氰化物中毒时,若无抗氰药物前,可用大剂量(5~10mg/kg)美蓝以暂时缓解氰化物的毒性作用。
三、氰化物解毒剂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
1、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亚硝酸异戊酯(0.2ml/支)1~2支吸入或3%亚硝酸钠10ml静注,随即由同一针头注射25%硫代硫酸钠50ml。
2、抗氰新药为4-二甲基氨基苯酚(4-DMAP)效价高、作用快,副作用小。用法10%4-DMAP2ml/支肌注,然后即用50%硫代硫酸钠20ml静注,必要时,在一小时后可重复半量。轻症中毒时,可口服85号抗氰片,在吸入氰化物时作预防性治疗也可口服85号抗氰片。使用抗氰新药时严禁应用亚硝酸类药物,以防产生过多的高铁血红蛋白。有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者,亦禁用。
四、有机磷农药解毒剂
1、胆碱酯酶复能剂:是肟类化合物,常应用在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复能剂有氯磷定、解磷定等,其中以氯磷定为首选。肟类应用的剂量与方法:肟类的有效血浆浓度需达4mg/L。需首次给冲击剂量才能达到有效浓度,然后再继以低剂量静滴灌流。冲击量15~30mg/kg解磷定,在5分钟内到达血浆>4mg/L,并可维持6小时;低流量灌流解磷定500mg/h时,在冲击量后2~4小时给予。
2、阿托品及莨菪碱类:诊断性试验使用的阿托品剂量为1mg。对于轻度中毒1~2mg已足,4小时左右重复1次;中等度中毒可用2~4mg1次,1~2小时按需要重复;重度中毒最多可给20m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15分钟1次。合并使用肟类复能剂时,因为有协同增强作用,剂量可以酌减。对于已明确诊断的危重中毒,阿托品用量可以超过上述用量,掌握到使病人阿托品化并维持之。阿托品化的判断标准,瞳孔放大;心率加快到100~120~140次/分钟;口腔与皮肤分泌减少是一个有用的指标。体温升高、烦躁不安、谵妄、呼吸时有喘鸣、瞳孔放大而且对光反应不灵敏等是轻度阿托品中毒的表现;幻觉、幻视、躁动、肌肉抽搐是严重阿托品中毒的表现。重症病人经阿托品化、胆碱能危象缓解后,阿托品剂量应逐渐减少,间断的时间逐渐延长。
3、镇静剂和肌肉松驰剂国外已将安定作为治疗有机磷酸酯中毒的常规药物。
常见中毒症状的处理
昏 迷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昏迷程度、神经反射。除去假牙,防止发生外伤、褥疮及角膜损伤;鼻饲营养,必要时输液;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重要的是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口咽气道或气管内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并注意及时吸痰。呼吸抑制时注射尼可刹米、苯甲酸咖啡因或山梗菜碱,可定时注射。呼吸每分钟不足10次时,应采用人工呼吸或机械呼吸。昏迷超过10小时,应导尿或留置导尿管;深度昏迷病人可给予抗生素防治继发性感染。
惊 厥
避免病人在惊厥时受伤,保持呼吸道通畅。不管惊厥原因为何,严重的惊厥往往需要抗痉挛药物,可注射安定或阿米妥钠。如有脑水肿,可给予脱水疗法;缺氧时给予吸氧。
肺水肿
将病人迅速移离中毒现场,安静卧床,保暖,吸氧。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肺水肿的发生并缓解症状。出现肺水肿后,给予吸氧以纠正缺氧;加用抗泡沫剂如10%硅酮或1%二甲基硅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病人极度不安时可注射安定。预防脑水肿,必要时可用脱水剂和利尿剂,但剂量不宜过大。
哮 喘
轻度发作时可口服氨茶碱或雾化吸入0.25-0.5%异丙肾上腺素溶液,并用祛痰剂如必嗽平等。重度发作可缓慢静脉滴注氨茶碱,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吸氧、补液。
急性呼吸衰竭
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感染和痰液阻塞往往是起病的诱因,要采取措施积极控制。危重病人应及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出痰液;用支气管解痉药;吸氧以纠正低氧血症。呼吸抑制者用呼吸中枢兴奋剂。血氧不能提高、高碳酸血症逐渐加重是使用机械通气的指征。在为纠正呼吸性酸中毒而使用机械通气时,要注意防止呼吸性碱中毒。鼓励病人咳嗽排痰、体位引流排痰或用导管排痰;要注意加强护理。
休 克
早期发现,及时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生命指标如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很重要;必要时应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WP〕。患者宜平卧、保暖、止痛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补液,补足血容量。血容量补足后血压仍不回升时,可给血管活性药物以提高组织血液灌注;应根据休克类型和休克的不同阶段选择恰当的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可收缩血管;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山莨菪碱等可扩张血管。重度休克可用糖皮质激素。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注意纠正酸中毒。
心肌损害
停止接触作用于心脏的毒物和药物,卧床休息。适当应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肌苷等。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心力衰竭时慎用洋地黄;心律不齐时慎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不齐
房性早搏可选用地高辛、心得安、异搏定、乙胺碘呋酮。室性早搏可选用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窦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采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可选用甲氧胺、西地兰、异搏定、乙胺碘呋酮。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首选药是利多卡因,无效时可用慢心律或乙胺碘呋酮。心房颤动首选药是西地兰,用以减慢心室率;也可用奎尼丁。
心跳骤停
心跳突然停止,可立即用掌根在心前区胸骨下端拍击2~3次,可能使心跳恢复。如患者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按摩和有效的人工呼吸,以迅速将氧合血液供给脑,使脑得到保护。
急性肾功能衰竭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有休克、出血、严重创伤应补充血容量;血管内溶血可给予碳酸氢钠使尿呈碱性;金属中毒给予解毒剂。血容量补足后尿量仍少时,用血管舒张剂如罂粟碱、渗透性利尿剂,以增加肾血流量,防止肾小管急性坏死。病情严重者可用透析疗法。
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治疗措施是积极改善呼吸功能,如改善通气、吸氧、抗感染、促进排痰,必要时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和人工呼吸器。代谢性酸中毒可用碱性药如碳酸氢钠、乳酸钠、THAM纠正。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禁食、严重呕吐、利尿、使用糖皮质激素、急性肾功衰竭多尿期、钡中毒等可使血钾降低。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氯化钾补充钾。
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衰竭少尿期及细胞大量破裂如大量溶血、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严重酸中毒等使钾离子由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液均可造成低钾血症。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也可用乳酸钠或碳酸氢钠、葡萄糖和胰岛素使钾离子移到细胞内。血钾超过6mEq/l应考虑透析疗法。
高热
五氯酚等中毒出现高热,情况类似中暑。高热患者的降温措施包括:冷水擦头和躯干,扇风促进蒸发。体温超过40℃时,用冷水敷擦、电扇吹风或冷水浸浴。在用冷水过程中易发生寒颤,可用氯丙嗪。体温降至38℃左右可停止浸浴,以防体温过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