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食品安全 两会食品安全改革 两会食品安全提案
时间:2014-06-30 14:22
作者:[db:作者] 点击
次
食品安全工作年年提,但各种事故仍然频频发生,“苏丹红、毒药火腿、三鹿奶粉”事件让人们不寒而栗,我们遍查食品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要发现一个盲点还真难。纵观以往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不难发现,有关部门总是在放“马后炮”,当“事后诸葛亮”。虽然事故发生后,各级有关部门都行动迅速,查禁措施也十分得力,但如果缺乏有效的事前监管,总是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才突击行动,这种“闻灾方重视,亡羊才补牢”的监管价值何在? 食品安全中如魔咒般的老问题,——为什么“日常检测”总一无所获,“紧急抽查”的结果总“石破天惊”?管理部门的回答,早已让关注食品安全的市民耳熟能详:快速检测敏感度不高、毒素原本不在检测范围内。 在中国,之所以出现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与法律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是有关系的。当企业违法时,中国法律对其的处罚是: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这种标准的处罚丝毫不能威慑到企业。 保障食品安全本来是身为食品生产企业最低的、最起码的要求,企业应加强自律,坚守食品安全的底线。但是,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一时的利益,在整个行业“潜规则”的怂恿下,不惜损害百姓的健康,冒着法律的风险,干起缺德的行为。 中国食品业在经历了2008年的牛奶之觞后,“问题奶粉”又死灰复燃,可口可乐“雪碧含汞”,“主食转基因”等安全问题引起全民激辩……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席卷全国,使得人人自危。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近年来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三位副总理携15部长共保食品安全。 2011年,全国蔬菜农残合格率达到97.4%。”2011年农业部共监测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个大中城市,监测蔬菜种类72种,样品13920个。 在中国,遭遇有害、有毒、非健康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造成食品不安全的因素很多,食品开发商利欲熏心及监管部门失察失管是两大主要原因。保证食品安全要扩大监督范围,政府相关部门要将食品安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食品链的所有方面,明确规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所有从事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原料供应、包装运输、销售消费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食品安全义务。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信息应当明确、及时地告知消费者。特别是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出现后,信息的透明发布更加重要,应当建立起相关的信息发布长效机制。 公民在国家的食品安全中没有位置,食品的安全就没有保障。再度曝出的三聚氰胺超标事件中,各地政府执行了上报制度,只对上负责,却并不对消费者负责,上海熊猫查出三聚氰胺超标8个月才对消费者公布,正是上报制度只对上级政府负责,不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 代表委员们问诊食品安全问题。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以及违法成本过低相关职能部门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最近几年,“健美猪”“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地沟油”“金黄色葡萄球菌水饺”“蒙牛涉癌门”等事件集中曝光,不断挑战公众心理承受力。而在2011年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不仅仅是“小作坊黑窝点”出现监管难,就连很多知名企业也纷纷陷入“质量门”。 前不久,还传出个令人五味杂陈的消息:国家体育总局下令,禁止国家队在外吃肉,因为害怕吃到“瘦肉精”,会让运动员多年辛苦化为乌有。国家马拉松队干脆自己开辟养鸡场养猪场,队里领导教练当起了“养殖专业户”。 在各种“两会民意调查”中,“食品安全问题”高居前列,食品安全问题自然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把《关于食品安全的提案》提交到大会,他说:“国家有40万个食品企业,大大小小都有,小的居多,而现在我们的进入门槛很低,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我建议食品安全建立一个准入制度,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准入。” “食品安全要从源头上把控住安全阀门。”全国人大代表严俊波此次带来的议案也是围绕食品安全问题。他建议,从国家立法层面和食品源头“双管齐下”,来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故为何屡禁不止呢?一些代表委员们认为,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以及违法成本过低,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长沙无名粉店雨花亭店日前爆出“在粉锅里洗拖把”的恶劣事件。“我就是无名粉店雨花亭店的受害者,曾经很多次在那里吃过粉,没想到竟然会出现这样恶劣的事。”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说,自己当时看到消息后就发了一条微博:要让无名粉馆彻底无名。 高天乐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对于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主要处罚手段有两种,一种是行政处罚,另一种是刑事处罚。对于造假者来说,行政处罚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罚款,但是根据《食品安全法》,在查处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案件的过程中,罚款只能根据查处的食品货值来定,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处以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高天乐委员认为,相对于违法所得,行政处罚让不法分子付出的违法成本极低,远不具有威慑作用。 “仅仅让违法食品企业或经营者在某个区某个行业"禁入",是远远不够的。”全国政协委员胡旭晟认为,在对严重违法食品企业采取法律措施的同时,应该用最严厉的经济措施,让违法者倾家荡产,无法或无力在任何地区任何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以儆效尤,减少和逐渐杜绝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 代表委员们还呼吁,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全国人大代表夏绩恩的一系列调研重点中,食品安全问题令他备感忧心:“从瘦肉精到地沟油再到黄曲霉毒素,基层老百姓有些谈吃色变,他们期盼着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严格履行职能,不仅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和监管,制定一整套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李如成认为,从食品流通环节上,要做到三查,要拿出交警严查酒驾的劲头查,以保证食品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汪春兰提出《建议实施食品安全监管“首问制”》的建议:就像现在很多医院实行“首诊负责制”一样,如果在食品监管方面也实行“首问制”,可以避免在出现问题后,相关部门“踢皮球”的尴尬。 诚然,由于食品生产经营链条长涉及面广,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治理起来确实并非易事。此外,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并非短期内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及消费者等的合力协作,形成行政监管司法保护社会监督的综合机制。 3月3日,在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雅士利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利钿交谈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现在大家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要千方百计保证食品安全,全社会形成共识,大家都来监督食品安全。“做企业的,你的食品不安全,你这个企业就会死掉。”他强调,“质量和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对食品企业来讲,尤其重要,是第一生命!” 希望在代表委员的关注下,“食品安全”这个痼疾能早日彻底治愈。毕竟,人们不想整天生活在不安中,质疑身边的每一份包装食品,每一份青菜,每一块猪肉,每一家餐厅和超市。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当前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例。地方官员怕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而影响自己的政绩,当然可以说影响地方的形象,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积极处理,而是刻意隐瞒,这是最要命的,这次两会,食品安全问题被作为一个重点,让老百姓吃的安全,吃的放心才是重要的 。
“当前,涉及食品安全的有多个部门。一旦出现问题,有关部门互相推诿。”3月4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处获得的提案称,“食品安全多头管理体制必须改革。”
对此,严琦建议,“在现有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下,建立一支督察队伍,将原来由农业、畜牧、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执法职能,划入同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打破‘多头’管理体制,变‘分段监管’为‘集中监管’。”
地沟油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大家关注的焦点。对此,不少地方推行了统一回收制度,餐厨垃圾将按照一个口子出的原则,由专门企业收集、运输和处理,既不允许作为禽畜饲料出售,更严禁用来加工食品。
但严琦发现,制度在执行中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因,“官方渠道回收价格低,而私自上门来收购地沟油的,每月按一定价格给餐饮企业,不少餐馆愿意将地沟油交给黑渠道牟利”。
对此,严琦建议,回收地沟油应给予餐饮合理报酬,不能无偿强制回收,且价格不低于黑渠道回收的价格。她还建议,对定点回收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公开招投标和销售渠道等信息,并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全过程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