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要确定与带饭是否有关,需要经过人群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作出结论。
我想借此机会谈谈,并与大家共分享。
胃癌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如饮食因素,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食品、烧烤食品,过多食用盐等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环境因素,如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人群数量有明显差异,在胃癌高发区人群硒摄入量明显低于低发区,说明地理环境因素在胃癌的病因中有着积极的作用;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胃癌病史的人群,患胃癌的几率较常人高,有家族聚集倾向;胃部疾患,经常出现胃部疾患的人容易得胃癌,特别是常年酗酒,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当等,造成胃出血、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患,可能会发生病变转变成癌;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易患各种疾病,包括胃癌等等。下面回归正题:
关于食物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问题 根据封锦芳、李敬光吴永宁等《北京市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评价》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第16卷第5期,报道了北京2003.4~8月15个菜市场应季蔬菜共40个品种444个样品的检测结果,新鲜的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差异很大,其顺序为:绿叶蔬菜类>白菜类>根茎类>瓜茄类>葱蒜类>豆类>果类>水生植物类。亚硝酸盐的含量相对较低,不同种类的蔬菜有一定的差异,这与新鲜度有关。其含量与栽培条件如施肥和光照等有关。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含量还与保存和处理过程有关。
几大类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值(mg/kg)
硝酸盐
亚硝酸盐
类别 均值
类别 均值
嫩茎、叶菜类 2375
花菜类 289.17
根茎类 801.02
茄果类 145.28
瓜类 423.86
鲜豆类 175.85
葱蒜类 442.53
水生蔬菜类 10.91
嫩茎、叶菜类 0.42
花菜类 0.22
根茎类 0.48
茄果类 0.25
瓜类 0.11
鲜豆类 0.12
葱蒜类 0.41
水生蔬菜类 0.16
嫩茎、叶菜类(茴香、苋菜、油菜、小白菜、茼蒿、芹菜、香菜、空心菜、菠菜、大白菜、芥蓝、圆白菜、韭菜、油麦菜、生菜、莴笋)
花菜(花椰菜、西兰花)
根茎类(萝卜、胡萝卜、山药、土豆)
茄果类(茄子、柿子椒、辣椒、大西红柿、小西红柿)
瓜类(西葫芦、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瓠子)
葱蒜类(蒜苗、韭台、葱头)
鲜豆类(豇豆、豆角)
水生蔬菜类(茭白、莲藕)
※※选自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第16卷第15期
从表可见不同类别的食物所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是不同的,这种含量规律和其他地区检测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因为北京的蔬菜很多也来源于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合成亚硝胺的前体物质除了亚硝酸盐外,还有胺类物质(含氮的有机胺类化合物),特别是二级胺,这类物质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性食品和环境中。有人分析了食物中的胺类,发现红萝卜中二级胺的含量很高,玉米、谷子、小麦、黄豆、红薯干及面包中,二级胺的含量水平为2—5mg/kg。在鱼组织中二级胺的含量多在100mg/kg以上,而且随其新鲜度、加工过程及储存等二级胺的含量也增加。
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如果同时存在二级胺,在适合的条件下生成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体内合成合亚硝胺,适宜pH<3,正常人胃液pH一般为1~4。因此,胃可能是合成亚硝胺的主要场所。胃酸缺乏的人,由于胃液pH较高,当pH>5时,含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有高度代谢活性,有利于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易于合成亚硝胺。
亚硝胺虽具有强致癌性,但是人类的食物是多样化的,食物中有很多抗氧化物质,可以阻断剂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能阻断亚硝胺合成的有VC、VE、多酚类等。
因此,建议上班族,按表选好菜;在自带饭菜的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能阻断亚硝胺的物质,如富含VC的水果或富含VE的坚果如花生、杏仁、榛子等或在办公室放点绿茶(茶多酚)或豆浆粉(含多酚类)或备点大蒜等,能直接阻断亚硝胺的合成。
鉴于以上,我认为,带饭族只要注意选择,合理搭配,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对于媒体炒作要有分析,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