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内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内。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是控制工业毒物,防尘,防毒,防暑降温工作中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工业通风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自然通风是靠外界风力和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及进排气口高度差造成的热压使空气流动的一种通风方式。依据这种自然形成的动力实现空气的交换,能够经济地得到所要求的通风效果。在冶炼、轧钢、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车间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机械通风是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使新鲜空气进入车间,污浊空气排出车间。机械通风能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净化处理,用管道将相应的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机械通风系统。
全面通风是在车间内全面地进行通风换气,以维持整个车间工作范围内空气环境的卫生要求。适用于有害物扩散不能控制在车间内的一定范围的场合,或污染源不能固定的场合。全面通风就是用新鲜空气冲淡车间内污染空气,使工作地点的空气中有害物的含量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局部通风是在车间工作地点某些范围建立良好空气环境,或在有害物扩散前将其从产生源抽出排走。局部通风可以是局部送风或局部排风。局部通风所需的投资比全面通风小,取得的效果也比全面通风好。
使用通风设施应能保证车间有良好的气象条件,使工人得到最适宜的空气环境和足够的换气量;应能消除车间内有害气体、蒸气、雾及粉尘,使其浓度保持在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以下;从车间排出的污染空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否则不得再次流入车间,更不能影响周围居民的环境。通风设备应不防碍工人操作,便于管理维修。
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我国宪法中有关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以及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的规定,使工业企业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我国于1979年颁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在标准中对车间卫生做了具体规定,给出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以及工作地点的夏季温度规定,并规定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1973年颁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对常见的13类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或排放浓度作了规定。要达到标准中规定的要求,保证从事生产的劳动条件和人类居住环境的生活条件,工业通风是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