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客房,小岛就拿出酒店发的“入住手册”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后他提议我们沿着手册上标识的“逃生通道”走一圈。我觉得现在是太平盛世,没必要这么做,小岛却严肃地说:“日本是个地震频繁的国家,每年平均地震好几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平均就发生4次,我们必须要时刻应对地震的到来。”
我们沿着“逃生通道”行走,小岛告诉我,地震并不可怕,如果能够预报及时,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危害。其实地震发生后,真正死于地震的人并不是最多的,更多的人是死于恐慌。
回到酒店,我躺在阳台舒适的藤椅上,酒店下面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谁又能想象,这座高楼林立的城市曾在1995年发生过里氏7.2级强震,这次大地震造成五千多人死亡,两万多人受伤,十多万栋建筑物遭破坏,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人员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大地震。大地震震惊了日本人,日本公民的防震意识越来越强烈了。我发现酒店阳台上有一个钢制的盖子,直径一米五左右,不知道是作什么用的,我喊小岛过来看,小岛揭开钢盖,告诉我下面是一个软楼梯,这是酒店为顾客准备的第二个逃生通道,一旦地震发生房门被震变形无法打开,可以顺着这个逃生通道到达安全地带。
回到客房,我还发现在大约一米二高的吧台下面放着一个绿色的包包,我把它拿了上来,小岛却连忙把它放回原处。小岛一本正经地说:“这是防震急救包,一旦地震来临,酒店的顾客可以首先在吧台下面躲避,然后再见机行事。防震急救包里面装着饮用水、干粮、止血绷带、药品、防烟面罩、电子信号发生器等。”
地震发生时大多数市民疏散镇定有序
每个社区设避难所
每户都有“防震袋”
每所学校上防震课
据日本人齐藤美佳介绍,这次地震发生后人们之所以能够这么镇定地疏散,是与平时政府周密的防震工作和防震教育有关。
在日本,由于地震频发,防灾意识在日本深入人心,周全的防震设备和日常防震训练,让人们在地震真正来临时做到镇定有序,不慌不乱;而近乎强制性的地震保险,也让地震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
文/晓诗
每个小区都有“避难所”
“在日本,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一个避难所。”齐藤美佳介绍说,有大一点的地震,人们都会往那里跑。政府会派发传单,告诉每个小区的人这个区的避难所位置。她说,不止是住宅区,每个学校,每个公司,每个住宅小区都有这样的避难所。
据了解,在城市建设规划之时,日本就十分重视防灾避难的设计。这种“避难所”备有充足的饮水、各种食品,还有住宿房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专为临时受灾者服务。1981年后,日本所有高层建筑都要求能防范7~8级地震。
此外,日本住户各个家庭阳台相通,以备意外时互相支持或避难。
另外,学校校舍、学校操场在应对地震时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旦出现了自然灾害,市民首先会去学校避难。公园的避难作用也特别大,东京很多小公园只有几百平方米,但肯定设有免费厕所和救灾仓库。
用“防震袋”储粮储水
美佳还介绍说,在日本,家家户户一般都有避难工具,例如手电筒啊,安全帽、干粮和装水的袋子等。这些东西通常会统一放在一个“防震袋”里面,袋子里的食物可以用3~6天。有了这个袋子,即使地震时被埋入废墟中,也有一定的生命保障。电视里经常提醒市民注意饮食的储存日期,以防过期。
另外,一般住户都很清楚所住居民楼的防灾紧急通道;在居家布置时,为了防止家具在地震时倒下来砸伤人或物,都有专门把这些家具与墙壁或天花板固定的装置,而摆放的音响、电视或一些容易损坏的工艺器皿等,在其四角处都有专门固定防滑的胶皮垫;在家里没人时,日本人习惯关闭煤气总阀。
防震教育从娃娃抓起
日本民众对地震的防范意识较强,日常生活中的防震教育与防震措施比较普及周全。
为纪念1923年9月1日日本的“关东大震灾”,日本将9月1日定为全国防震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要统一进行防震教育和演习,包括最新地震动态和防震知识宣传,自救、互救、公救演习,以及如何包扎伤口、抢救伤员等知识性教育。
日本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接受防灾常识及应急避险训练,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是中小学的必修课。平时,中小学生同样会进行防震训练,时间由学校确定,如果邀请家长参加,训练内容就会深一些,多一些。幼儿园也常有非正规的防震演习。
晚上我准备上床休息,小岛走过来让我测试一下手电筒的亮度。我这才注意到床头挂着一个黑色的手电筒,打开电筒开关,一束刺眼的亮光喷射出来。“如果地震发生了,电力也许会中断,手电筒完全可以担当你的光明使者。”小岛笑着走开了。望着他的背影,我在想,早听说日本人能够在地震来临时表现得镇静自若,原来这都源于震前做足了功课啊!
日本建筑物的防震方法:
1.不断完善建筑法:建筑物的用材,构造,以及特殊的防震耐震设备。
2.地基与建筑物之间安装隔震垫。
3.地基的深度与建筑物的高度必须相近或一致。
4.建筑物中安装阻尼器。
其他方法:
1.加强避难训练
2.准备好避难用品
3.加强紧急地震速报
定期的避难演习:各大中小企业,甚至居民区都会定期的进行避难演习,规定每个人的避难路线,避难场所等。并鼓励每个家庭都准备好灾害时备用物品。